【编前语】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渡江战役胜利暨南京解放70周年。“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为了传承弘扬革命传统,感受南京这座城市的骄傲和荣光,江苏新闻广播今天起推出系列报道《南京解放——老兵口述史》,通过亲历者的讲述,重温70年前那段峥嵘岁月。
很少有人会把赫赫有名的抗日劲旅铁道游击队与南京解放联系在一起。然而,通过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陈列展览部的走访,找到了当年铁道游击队老队员、解放南京时35军103师307团的战士李洪杰老人。通过史料和老人口述的印证,人们发现:最先打到长江北岸浦口码头的人民解放军307团,实际上前身就是那个让侵华日军闻风丧胆的铁道游击队。
1943年,13岁的李洪杰在家乡枣庄加入著名的铁道游击队,成为年龄最小的队员。他曾经担任过队长刘金山身边的勤务员,并且多次担任铁道游击队的侦察员,为破袭铁路、掩护部队过封锁线收集情报。后来,他又被部队安排学习医疗,成为了铁道游击队的卫生员。
抗战胜利以后,铁道游击队被编入鲁南军区特务团。李洪杰也随着部队从游击队进入主力部队。1949年初,部队准备渡江战役时,该团改番号为35军103师307团。原铁道游击队队长刘金山担任分管作战的副团长,李洪杰也和一大批铁道游击队老队员一起继续编入该团。
4月21日夜,江浦战斗打响之后,李洪杰回忆有许多铁道游击队老队员的307团打江浦县城打了一夜。次日上午敌人被击溃逃跑时沿途破坏了桥梁道路,307团官兵虽刚刚彻夜激战,但不顾疲劳仍奋勇追击。一直追到浦口码头,不过船只都被国民党军拉到了对岸。
随后,两名侦察员过江不仅没有遭遇敌人,而且找回了大船,船头有三个字,这就是解放南京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京电号”小火轮,“一次可以坐下一个营,我们的团部就一个大团,乘大船,其他部队乘其他小船分别慢慢过去。过去登陆后,一些小姑娘、书生都敲锣打鼓地欢迎”。
李洪杰笑言,当时他扛着担架、一身泥水,却遇到了美国人开着吉普车来欢迎现场拍照,雨花英烈研究会理事胡卓然认为,李老提到的美国人,可能是美联社记者西默·托平或摄影大师布列松。前者曾描述了他在4月23日晨赶到“南京城西北门”(即挹江门),目睹整齐有序的解放军受到市民热烈欢迎的情景,后者则留下了包括南京解放在内的众多解放战争珍贵影像。
入城后,李洪杰所在的卫生队住进了张治中的别墅,他还记得自己第一次用上了小电扇:“别墅里干净得很,我们都在地毯上睡的觉,我还有把小风扇。”
十多天后,部队离开南京奔赴浙江,先后参与了解放洞头岛和浙江剿匪战斗。307团后转为海防部队,李洪杰就在浙江沿海服役多年。全国解放后,老英雄转业回老家渐庄村,做了几十年赤脚医生,还利用部队上学到的医护知识为乡村百姓打针拿药,服务了半辈子。
更多详细报道,欢迎收听江苏新闻广播(南京地区FM93.7,苏南地区FM95.3)的各档节目:《江苏新闻联播》07:00-07:30《新闻早高峰》07:30-09:00《新闻晚高峰》18:00-19:00。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丁凤云 编辑/韩瑜)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