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不断刷屏的“江阴蓝”见证着全市空气质量持续向好的态势。今天(12月8日),记者从江阴生态环境局了解到,今年1-11月,全市累计PM2.5平均浓度29.9微克/立方米,创下自1999年有监测数据以来的最好成绩。这背后,与江阴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走好绿色发展之路密不可分。
环保提升重细节,走进位于南闸街道的江阴市长江印机有限公司,耳边传来隆隆的机械声,不见任何烟雾缭绕的加工生产场景,这都得益于企业今年新投用的一套脉冲式滤筒除尘系统,有了这套设备,能有效治理车间内98%以上的焊烟废气。公司总经理居佳峰说,作为一家机械铸造企业,每年都会投入近百万元用于技术升级、环境治理。目前,车间内除了安装焊烟除尘装置外,还加装了密闭式喷漆房,并安排雾炮车辆不间断循环在厂区内洒水,确保生产期间厂区空气质量优良。这一笔笔环保投入,为企业今后引进人才、智能化车间升级等方面奠定了良好基础。
今年以来,江阴驰而不息提“气质”,一企一策控“减排”,市大气办各成员单位在严格落实环境准入要求的基础上,制定了科学、友好、深度减排方案,根据风向科学调度11家电厂、4家钢铁企业、2家焚烧企业的夜间生产减排,减少不利气象条件下本地污染物排放。一批像长江印机一样的机械加工企业,以及化工、火电、包装印刷等企业切实履行环保主体责任,主抓源头替代、过程控制、末端治理,提高企业规范化生产和环境管理水平。江阴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科科长缪国军表示,各成员单位将继续通力协作,努力提升江阴大气环境质量。
(《零距离》记者/路辉 通讯员/江阴台 编辑/徐玮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