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记者从江苏省红十字会获悉,江苏省红十字会联合省文明办、省教育厅、省卫健委、团省委、新华报业传媒集团、省广电总台开展的全省高校红十字会“博爱青春”暑期志愿服务项目线上展示评审活动今天落下帷幕。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生命之约 大爱传递”等10项目获十佳项目,南京农业大学“青春南秾 博爱奋进”等10个项目获优秀项目提名奖。
全省108所高校的6200余名红十字志愿者齐力推进“博爱青春”暑期志愿服务项目,以奉献的青春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他们聚焦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最突出的群众需求入手,策划实施了205个志愿服务项目,受益群众超过50万人次,得到群众广泛好评。
他们冒着炎热酷暑,深入城乡社区、学校、工地;他们走进孩子的世界,在陪伴教学中寓教于乐;他们关爱老年群体,在体贴关怀中送去温暖;他们走上街头,在义诊咨询中普及防病知识;他们携手同伴,探索生命健康知识;他们跨越千里,用不变爱心牵起少数民族同胞的手;他们逆风飞扬,在防疫一线诠释青年担当。
为深入了解大学生对应急救护和预防艾滋病的认知状况,南京晓庄学院、南通大学等高校志愿者收集高校学生和广大民众对“三救三献”和“防艾”等知识的认知情况,累计发放问卷10000多份形成调研报告,在此基础上整理出了专业详实的科普知识,为后续的科普推送打好基石。
今年高校红十字志愿者们和服务对象一起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党史学习教育。常州大学志愿者为湖滨社区务工人员子女策划了一场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主题的党史学习教育:长卷绘初心,共筑中国梦——百米画卷彩绘学党史活动。志愿者和小朋友的齐心协力,画卷在两个小时内大功告成。开展支教的江苏科技大学等高校志愿者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儿童提供红色教育、课业辅导、成长活动、实践体验等服务,为孩子们讲述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事迹,向孩子们讲述伟大的无产阶级战士白求恩的故事,传递红十字精神。
设计原创歌曲、绘本、课件和视频。各个学校发挥学生特长,精心制作各类教育课件、视频、绘本,在社区、学校、B站等平台发布及用于线下教学,内容有应急救护系列、儿童普法、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等。南京农业大学面对南京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志愿者们迅速转变活动形式,制作各类知识科普课件8个,在线上开展有关预防传染病与防疫知识科普的宣传工作。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的志愿者自创了《儿童自护歌》,歌词简洁易懂,结合简单的舞蹈动作,帮助儿童提升防侵害意识。
寓教于乐、教学相长。河海大学等多所高校志愿者为孩子们精心开设急救、普法、音乐、美术、书法、球类、党史故事、心理健康知识等特色与拓展性课程。通过阅读经典作品提升人文素养,开设《趣味数学》培养孩子们空间逻辑思维、急救常识课堂引导小朋友们提高安全意识。他们主动学习当地方言,把孩子当作老师,让孩子们成为支教的主角。 民族团结一家亲。常州工程学院志愿者联系多方力量,把常州博爱小学、图书馆、校友捐赠的爱心物资送到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为母改小学建立学校读书角。常州机电学院志愿者连续6年与格桑花结缘,横跨2238公里,将3D打印技术、VR眼镜带入藏区,打造海拔3000米以上的藏区筑梦课堂。搭建“格桑花之家”线上互动平台,编制授课教案20个,制作科普视频5个,历时50天,守护藏族学生1000余名。为藏区学生捐赠书籍和学习用品累计13000元。
7月20日,南京、扬州疫情发生以后,全省高校红十字志愿者迅速行动,第一时间到附近社区报到,投身在抗疫一线。南京地区高校志愿者响应红十字会以及学校的号召,就近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承担了大学校区及周边社区多轮核酸检测的任务,负责秩序维护、信息登记和群众引导等志愿服务工作,其他各地志愿者也积极投身到当地疫情防控工作中。
他们悉心梳理专业理论,反复打磨实操技能,为快递小哥、社区群众、学校同学送去了心肺复苏术、AED的使用、气道异物梗阻为主要内容的应急救护培训和“三献”知识宣传。还为地铁工人、老人等送去了防病知识以及生活等物品。专门特殊女工人设立了“心理驿站”,减缓了她们的心理焦虑。为社区老人讲解智能手机基本功能防范诈骗知识;用心陪伴特殊儿童,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精神。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余根网 通讯员/沈红轩 陈佳怡 查旭 编辑/汪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