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淮阴区的刘老庄村,是一个有着红色基因的革命老区,那里曾被列为省定经济薄弱村。但如今,这个村不仅脱贫摘帽,还蝶变成为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
刘老庄村地处淮安市西北部,是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八十二烈士的殉国之地。1981年,刘老庄村实行分田到户,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粮食产量也随之提升,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但此后的20多年时间里,村里始终维持着粗放的农业生产模式,土地散乱、作物单一,生产效率低下。
淮安市淮阴区刘老庄村原村支书、关工委主任金成明回忆,那时每户村民家中只有几亩地,把这几亩地种了以后,就无事可做,想打工都没有机会。村庄分布零散、废沟废塘多、环境脏乱差。
直到2009年,刘老庄村仍是江苏省1011个经济薄弱村之一。当时,村里没有一家企业,每年只有稻麦两季轮种,村民的人均年收入仅为3800元,村集体经济还欠债7.8万元。2009年,随着国家扶贫力度的加大,刘老庄村成为各级扶贫办重点关注的对象,江苏省扶贫工作队驻点在淮阴区,重点对准刘老庄村,这个革命老区因此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
也正是那一年,当地镇党委采纳了村民的建议,决定请回大家公认的改革"能人"朱林担任刘老庄村党总支书记。当时,55岁的朱林在外地做市政工程,事业蒸蒸日上,但为了改变家乡发展落后的面貌,作为土生土长的刘老庄人,朱林考虑到一家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他骨子里那股"拼劲儿"又被点燃,决定回村带大家干一番事业。
朱林上任后,带领村两委乘着江苏省重点扶贫的"东风",在村里开展大刀阔斧的改革。拆除所有老庄台、填平废沟塘,新增土地1280亩,同时加快推进集体土地流转,向高效农业转型。2010年底,全村3200亩土地全部实现流转,打造成果园、精品苗木园,建起了光伏太阳能发电站。也是在2010年,村里的集中居住区--"红色家园"小区建成,全村党员走村入户,动员村民搬迁。2012年1月9日,588户村民全部搬进红色家园。
在流转出来的土地上,规模化高效农业逐步发展起来,土地经营效益大幅提高,这给刘老庄村带来了真金白银,也带回了看到家乡变化后,立志返乡奋斗的年轻人。朱海兵就是最早一批回乡创业的年轻人之一,他对这片土地上正在进行的改革很有信心,决定回乡承租土地,做规模化种植。
从38.3亩的葡萄园起步,朱海兵以农业采摘为方向,一步步打造出500亩的“香园农庄”休闲观光采摘园。此后,又开启了种植碧根果的全新尝试,短短几年下来,全村的碧根果产业布局已经扩展到近4000亩。朱海兵说:“那时候在想,我们又不比别人笨,为什么我的家乡就是这么贫穷,所以还是想为家乡做一点事情。”
创业、就业、兴业,刘老庄村的发展蒸蒸日上,越来越多的投资项目相中了这片红色沃土。朱海兵介绍,现在果园里的人手已经不够用了,本村的人已经很难找,大家都有活干,需要从外村请人过来做事。
2019年,刘老庄村实现了全部脱贫目标。刘老庄村人均年收入超2.4万元,比2009年翻了6.5倍,村集体收入超过180万元。现在,村民的物管费、合作医疗费、养老保险费都由村里全包;村民家里的孩子上大学和住院看病时村里都给补贴;幼儿园和养老中心就建在村民家门口。村里还大力实施路灯、绿化等美化亮化工程,村容村貌得到根本改善。
村民王永梅感慨:“现在村里的环境也好了,路也畅通。我在小区里上个班,一边照顾老人,一边照顾生意,现在的生活太甜蜜了。”
村民葛从义说道:“小区里的居住环境非常美。过去我们住的是茅草房子,年年都要修理。现在子女都长大成人,我们老人无后顾之忧,没事的时候在家里摆弄摆弄小菜地,生活非常好。”
刘老庄村党总支书记朱林说:“八十二烈士为我们人民打出来一条平安路,作为我们党的老区的干部,应该把农民带上一条小康路,才能体现出老区的党员传承了烈士精神,这也是对八十二位烈士最好的告慰。”
现在,刘老庄村围绕"红色+农业+旅游"的发展模式,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努力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文旅产业。从经济薄弱村到"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刘老庄人走出了一条革命老区的特色发展之路。这片烈士鲜血染红的英雄土地上,幸福的花儿正悄然绽放。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崔雨薇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