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最美退役军人张凯:坚守承诺让爱传递 三十年来他为6位“爸妈”尽孝

2019年09月09日 16:04:51 | 作者:王敏 | 来源:荔枝网 | 点击:正在获取...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39a1a2a7f3084ab7b58ace81d2c52bbb 19838433 2019-09-09 16:04:51 /a/20190909/39a1a2a7f3084ab7b58ace81d2c52bbb.shtml

  他曾是27位战士的“老排长”,和战友们一起浴血老山、为国征战;退役归来后,他不忘牺牲和负伤的战友,30年来坚持照顾6位“爸妈”,替战友尽孝。他就是江苏最美退役军人张凯。

  浴血疆场 难忘生死战友情

  从小,张凯就有一个军人梦。1979年,18岁的他如愿应征入伍。进部队的第一天,他就告诉自己:“一定要在部队干出头来,为家人争光,为家乡争光。”

  功夫不负有心人,张凯很快成长为陆军第一军二师四团特务连班长,并逐渐成为连队的一名侦察骨干。凭借出色的表现,他又获得进入南京步兵学校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

  1984年7月,刚从南京步兵学校毕业分配到部队的张凯,便接到紧急奔赴老山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命令。在残酷的战斗中,张凯的大腿、关节、臀部等多处受伤,通过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张凯幸运地保住了双腿,成为一名六级伤残军人。

  当时,张凯所在的排里一共有27名战士,3人牺牲,24人受伤。身为排长的张凯,心里十分难受。从那刻起,他就许下诺言,永远不会忘记那些牺牲和负伤的战友,要替他们照顾好家人。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一周年纪念日,张凯与妻子举行了特殊婚礼,纪念仪式与婚礼同时举行。面对着3名烈士的灵坛,他们一同感受生的可贵,现场没有宴席,只有聆听和告慰。

  婚后,张凯在妻子的协助下,又第一时间整理战友亲属通讯录和情况登记本。在任连长期间,张凯还专程携妻子走访看望了同一阵地牺牲的烈士家属,尽心尽力帮助他们协调解决工作及生活中的困难。

  信守诺言 30年如一日替战友尽孝

  “年轻的战友奉献了青春和生命,我活着,是一种福气,更是一种责任,应该尽自己所能帮助战友,才不枉此生。”这是张凯常常挂在嘴边的话。

  一直以来,张凯与伤残战友、牺牲战友亲属的联系从未间断。谁家父母身体抱恙了,谁家经济遇到困难了,谁家家庭遇到变故了……张凯总是及时了解情况。慢慢地,联系的方式变成了更加便捷的电话、手机语音和视频。“这些年,我一直不敢轻易更换手机号码,我担心他们有急事找不到我。”张凯坦言。

  事实上,不管工作如何变动,也不管自己经济如何拮据,张凯夫妇总是会定期去探望那些负伤的战友和烈士亲属,只要他们有困难,都会竭尽所能去帮助。对待烈士父母,他们更是当作自己的父母一般孝敬,常年关怀备至。

  在牺牲的3名战友中,有一位来自安徽阜阳的战友,他家生活比较困难。这些年,张凯不仅给这位战友的父母寄钱、寄物,还常常前去探望。有一次,张凯夫妇得知这位战友的父母患病,家里积蓄已花尽,便立马寄了5000元过去。而当时,张凯的月工资还不足千元。

  30多年来,张凯夫妇先后资助多位伤残战友、困难战友,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医疗救助、孩子就业、法律援助维权、住房翻建改建等方面的困难。

  “这些年,多亏了张班长一家人对我们关心和照顾,不然,这日子都不知道该怎么过下去了。”王斌坦言,他真的没有想到,张凯会为了当初的一句话,一直坚守到现在。“能和他做战友,是我们的福气。”

  热心公益 播撒爱的种子

  “能幸运地从战场活下来,这条命就是捡的。活着,就要更好地回报他人、奉献社会。这样,生命才有意义。”张凯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第二天,张凯就把当月的工资全部捐了出去。同时,他还发动身边的人,共同为灾区人民捐钱捐物。

  在张凯看来,“资助一名学生,就是播种一个希望,改变一个命运,温暖一个家庭。”于是,从2004年起,他便每年资助2名优抚对象家庭学生,2013年起更是增加到5名,他还动员别人一起参与助学工作,先后带动11名爱心人士加入助学队伍,结对资助困难优抚对象家庭学生36人,累计资助现金28万元。

  2014年,在了解到所在的苏州市相城区一些生活困难的参战退役军人后,同样是退役军人的张凯决定发起成立“相城区困难参战退役老兵帮扶基金”,个人率先捐出17万元,其中7万元用于资助困难学生,10万元作为“困难参战退役老兵帮扶基金”的启动资金。

  此外,他每年都将自己的1万元残疾军人抚恤金捐给基金,并通过各种方式呼吁社会各界更多爱心人士加入到募捐行列。在他的带动下,目前这一基金捐赠额已达到97.5万元。

  “让参战退役军人切实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相城区人武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张凯把帮扶对象从个人上升到整个社会群体,充分彰显了他“退伍不褪色”的退役军人风范。

  在张凯的言传身教下,他的女儿在大学毕业后,也选择了参军报国,并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军人。张凯夫妇把“只有珍惜,没有可惜;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作为家训,勉励女儿珍惜眼前的生活,认真对待事业,把能把握的事情做到最好。30多年持之以恒的善举和家风传承,让张凯的家庭荣获了全国、江苏省、苏州市“最美家庭”称号以及“江苏省文明家庭”等荣誉称号。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王敏 通讯员/苏侻奕 编辑/梁瑄)

标签:正在获取...

来源:荔枝网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