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樱花是南京林业大学的一张名片,二月兰是南京理工大学的一张名片,菊花则是南京农业大学的一张名片。不同的是,南农大的菊花不种在校园中,而是种在全国多地,为乡村振兴、脱贫致富助力。
最近,南京农业大学一举拿下三个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南农培育的菊花品种荣获2018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作为菊花课题组负责人,江苏省政协委员、南农副校长陈发棣非常骄傲。更让他骄傲的是,南农菊花已在全国20多个地方落地生根,种出了致富“梦想”。
故事要从6年前说起。那一年,他们在江宁湖熟街道选了一块地,作为菊花研发基地。2013年秋天,菊花绽放,湖熟街道首届菊花节开幕,大量游客慕名而来。
如今,湖熟菊花基地已经是世界最大的菊花基因库,保存了3000多个品种,5000多份菊花资源,还自主培育了300多个菊花新品种。去年秋季,基地接待游客55万人,为当地创造经济收益5200万。
陈发棣委员还向记者讲了一个故事。3年前,南农教师施雪钢被借调到贵州麻江县高枧村挂职第一书记。第一年,他带领村民种下了20亩菊花。秋季,菊花绽放,当地旅游、农家乐也迎来了大发展,而施雪钢也被称为“菊花书记”。
2017年9月,施雪钢挂职期满,需要回校。可是,当地老百姓非常不舍。于是,村民们通过联名按手印的方式,希望施雪钢延期回校。最终,施雪钢延迟到2017年年底回校,帮助高枧村把菊花产业做的更大、更好。
如今,贵州麻江县仍在大力发展菊花产业,全县菊花种植规模达到2000多亩,产生经济效益1.2亿元。
就在去年,陈发棣的团队又把菊花种到了海拔3000多米的青海乌兰县。他们带去的全是耐寒的早菊。这种菊花会在雪地绽放,让当地百姓赞叹。
正是因为一个个脱贫致富的故事,陈发棣的团队在乡村非常有名。也因为这些经历,陈发棣委员两年参会带来的提案都与乡村有关。
陈发棣委员说,乡村旅游、特色田园乡村正在江苏大地蓬勃发展。但是,低水平建设、重复建设等问题不容忽视。所以,乡村在发展中,一定要定位准确,选择适合的特色产业,并按照产业链的模式打造,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
“南农菊花种到了全国各地,我非常高兴、非常自豪。同时,作为农业大学的科研工作者,这也是我们的责任。”陈发棣委员表示,下一步,南农菊花团队将把成果继续放大,希望在乡村振兴、扶贫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做出应有的贡献。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孙西娇 编辑/梁瑄)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