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流转40年:乡村摆渡人的往昔记忆

2018年10月23日 19:01:11 | 作者:叶蓓蓓 | 来源:荔枝网 | 点击:正在获取...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5bcefd4db8318923afd70168 16175481 2018-10-23 19:01:11 /a/20181023/5bcefd4db8318923afd70168.shtml

  80年代初,是乡村渡口最繁荣的年代,南京共有160多个渡口在同时运行。然而现如今,渡口被拔地而起的一座座大桥所替代,不管是行人还是开车的人,都可以在桥上快速通过。在这40年间,乡村渡口的摆渡人经历了哪些变化?人们过江过河的方式又发生了哪些变迁呢?

  今年53岁的卞双宝曾是高淳正觉寺渡口的一名摆渡人,当时因为没有别的通行方式,两岸的乡亲们都得通过这艘小小的渡船过河。卞双宝每天天不亮就要起来,一直到下午四点多才能收工。他告诉记者,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有70多个人渡河,为了不耽误过河的人,他自己也从不休假。

  上世纪90年代前,渡口曾经是乡村农民主要出行方式之一,最多的时候,南京有160多道渡口在同时运行。当时渡口虽然繁荣,安全也是一个难题。不仅船的质量参差不齐,还有许多木船、水泥船,船坏了就用棉花塞、用泥土糊,船员的素质也普遍不高。

  为了规范渡口及渡船的管理,1988年,江苏出台了《渡口管理办法》。原南京市地方海事局港航监督处处长彭祖康介绍说,那时候船通过检验后要发证,渡工要培训考试,发船员操作证,对"定载额"也有限定,最后还有制度加以保障。

  之后,南京市又对渡口进行了五、六年大规模整顿,渡口的数量从160多道缩减到了130多道。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渡口已经无法满足乡村农民的出行需求。2003年起,南京开始大规模开展撤渡建桥工作,渡口逐渐被一座座崭新的大桥所替代。

  因为推行撤渡建桥,如今南京还在运行的渡口就只剩下一个,名叫官场渡。在高淳的一家船厂,一艘钢制渡船静静地停留在这里,等着被送往官场渡,值好它最后一班岗。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10月23日10点 江苏公共新闻频道播出的《新闻空间站》栏目。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叶蓓蓓 编辑/梁瑄)

标签:正在获取...

来源:荔枝网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