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来,从"省级园林城市"到"国家园林城市"再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这些不断升级的荣誉称号,镌刻着张家港践行绿色发展的足迹。
说起张家港公园的由来,原张家港市园林局园林管理科科长的赵德清深有感触。改革开放初期, 以"沙洲县革命烈士陵园 "为基础而改造扩建的沙洲公园,是当时城区唯一的一点绿色,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到1平米。直到进入90年代,园林绿化建设才逐渐步入正轨。1998年,杨舍郊区西片一家关停的窑厂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在这里开建全市第一个城市公园。
2001年,占地100多亩,层次分明、景观丰富的张家港公园正式对外开放,整个公园绿化覆盖率达80%以上,成为了当时市民们争相前往的休闲胜地。赵德清介绍,开园的时候这里每天都是人挤人,每天早上4点多钟就有人过来了。在2001年中秋节,这里办了一场灯会,整个公园里来了5、6万人。
而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们健身休闲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2017年,张家港公园启动拆墙透绿改造工程,提升景观品质。此外,公园改造还创新融入海绵城市理念,对园内道路进行彩色化、透水化改造。
现在除了暨阳湖生态园、梁丰生态园、沙洲湖绿化景观带等等大型的公共绿地,众多散落在城区各个角落的社区公园、小游园也给市民们带来一步一景的惬意感受。据统计,改革开放四十年,张家港的城市绿化面积翻了100多倍。
据张家港市园林绿化建设管理处副主任 陆洪鑫介绍,下一步,张家港计划通过城区行道树补植复壮等手段构建慢行步道体系,同时对市区原有绿地进行升级改造,实现景观绿化效果明显提升。
今年,张家港还出台了《生态环境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提出要形成多层次、全覆盖、结构合理、衔接有序的绿色基本生态网络,筑牢生态安全绿色屏障。到2020年,全市林木覆盖率达19.78%,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5%。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叶蓓蓓 朱峰 编辑/国正)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