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屠纪录片摄影汪适:在“记忆的碎片”中还原历史

2015年12月21日 17:18:02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文/汪适

  (作者汪适,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纪录片创作中心摄影,纪录片《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摄影;本文系作者为“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手机客户端独家供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历史是人类记忆的碎片,它也许是博物馆的一件文物,也许是午后书本中的一段文字,也许是匆匆街边坐在门口的老者。

  当我们拼尽全力将这些碎片拼凑成一段完整的记忆时,我突然觉得,是历史赋予了我们还原并向大众传播真相的责任。

  片子伊始,我们如同搭积木一般在搜寻这段历史中的“记忆碎片”。

  办公室里、微信群里,分集编导们热烈讨论着“今天我查到了一份资料,在哪里”,“我看到了一段影像,要仔细核实一下”,而作为摄影出身的我,却意识到找到资料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如何用影像去展现这些资料所呈现的历史。

  有一天,同事问我:“我们马上要去欧洲拍摄了,《拉贝日记》你想怎么拍?”我当时没说话,但内心充满着敬畏与惶恐。敬畏,是因为当一整套完整的《拉贝日记》原件展现在摄制组面前时,我们将要打开的是文字中所记载的那段腥风血雨;惶恐,是因为我不知用怎样的镜头设计和画面语言才能承载这段历史。

  终于在小组内的讨论会上,我们定下了一个基本的拍摄手法:“为讲述故事的流畅和舒缓,片子的主体镜头架构以缓慢移动为主,包括摇、推以及轨道移动”。于是就留下了本集中一系列拍摄《拉贝日记》的轨道镜头。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拉贝日记》原件第一次完整的展现在中国观众面前。

  南京市小粉桥1号,是当年约翰·拉贝在南京居住过的地方,也是我们重点拍摄的一个地方。南京大屠杀期间,拉贝就在这个500㎡的院子里,救助了602个南京难民。我算过,500㎡住602人,每个人连1㎡都不到,也就是说,如果大家都躺下来根本不可能。后来,这段故事在拉贝秘书韩湘琳之女韩云慧的采访中得到了证实:“有时候困了就两个人挤在一起坐着,另外一个人睡一会儿,然后再换。”那就又涉及到一个问题:如何把这个本来看上去很大的院子和小楼拍摄出拥挤的感觉?我们最终决定以长焦来拍摄,同时借助门框等前景,使得本就被压缩的空间更加紧凑。

  连续两年,我都参与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国家公祭题材的纪录片创作。幸存者年复一年的减少,让我意识到这段历史正在逐渐离我们远去,而我能做的就是把它记录下来。

  当岁月的年轮在历史这棵大树上再次画下一个圈的时候,我也能无愧于自己曾有幸为还原并传承国家与民族的记忆所做出过的一点点努力。

  最后,我想以约翰拉贝的一句话结束这段手记——可以宽恕,但不能忘却!

[编导手记]

《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东史郎篇

《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松冈环篇

《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辛德贝格篇

《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拉贝篇

《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魏特琳篇

《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威尔逊篇

《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乔治·费奇篇

《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约翰·马吉篇

《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笠原十九司篇

[相关评论]

一部感人至深的历史纪录片

外国人视角与作为世界记忆的南京大屠杀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