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时评:一部感人至深的历史纪录片

2015年12月18日 15:22:04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文/顾翔

  (作者顾翔,资深纪录片人,苏州市影视家协会秘书长;本文系作者为“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手机客户端独家供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大型纪录片《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在第二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期间播出,引起极大反响。尽管我也曾参与过有关南京大屠杀的纪录影像创作,但客观说,这是我看过最好的反映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之一,是中国故事实现跨文化传播的成功案例。概括说来,本片具有以下几个亮点:

  从人物选择与整体结构来说,《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第一次全面客观的引述来自不同国家和背景的人物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的亲历所见。

  摄制组走遍了美国、德国、丹麦、日本等国家,采访拍摄了大量保存在耶鲁、哈佛、斯坦福、牛津以及各国档案馆中的历史资料,那些对震慑人心的日记、信件、照片、遗物的挖掘,以及人物与人物相互勾连的新颖结构,增强了史料的可信度和收视度,其中,东史郎、笠原十九司等参与南京大屠杀的日本亲历者和研究学者的几集,拓展了对这一事件反思的深度和宽度,用开阔而全面的国际视角,深刻而慎重的思考,引导国家与全球社会共同探寻战争暴行的责任,体现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普世价值观。

  这部影片通过对旧影像资料的铺陈、对安全区外国人书信的展示、对人物日记的客观描述、对亲历者踪迹的追寻拍摄,以及恰到好处的真实再现和黑白影调的处理,展现了超越南京大屠杀事件本身的历史与文化反思。

  这部影片所面对的是世界观众,而真正能够打通世界通道的就是感人的细节和震慑人心的画面语言。我们看到,几乎每集都会展示人物日记和书信,以展示内心读白。低沉伤感的声音,配以残垣断壁、硝烟弥漫的南京城影像,和发黄纸页衬托下累累尸骇的画面,催人泪下。大屠杀不仅留给南京人民刻骨铭心的创痛,也给在南京的外国人带来了永久的、难以磨灭的心理创伤。可以说,这部片子运用巧妙的留白而启发的思考和联想,超越了内容本身,在震撼人心的同时具有了启迪人心的力量。

  《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关键的成功点,还在于用不一样的方式来讲述故事。它将现实生活中的个人经历与历史的叙事结合起来,通过构建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传达精神的力量,其中,再现手法的运用堪称一绝。以往许多纪录片在真实再现的运用上尚显稚嫩,甚至有些简单直白的电视剧拍摄方法,给人留下虚假的印象。《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虽然同样运用了大量的真实再现,但着重刻划安全区外国人的内心世界,包括他们在拯救难民与逃离炼狱之间的内心挣扎,综合应用虚实结合、光影、剪影的手法,将灾难氛围下的人性直击表现得淋漓尽致。它把历史的厚重与人性的深度结合在一起,探寻人性相通的地方。另外,音乐的渲染也同样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此外,《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成功实现了对中国故事的构建,并正确合理地向世界传达出来,这正是我国一些纪录片在表达重大主题和国家意志时所欠缺,并需要一直探索的

  十集纪录片《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通过人来呈现史料,构建了故事里有故事、人物里有人物的叙事框架,发出了多重的声音,客观而平实,显现出创作者的自信和平等,其表述超越了国家的立场。无论是对约翰·马吉、明妮·魏特琳、约翰·拉贝的叙事,还是对辛德贝格、贝德士等人的叙事,都把史料与个人命运串联起来,赋予历史以温度,使真相得到最大化的呈现。

  这部纪录片,其拍摄方式、镜头语言和构思具有国际视野,对历史真实影像的还原回归了纪录片的本质,堪称研究南京大屠杀影像的史诗之作。

  这样的呈现,才能真正体现纪录片的本源,即贯穿始终的深刻的理性力量。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