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戴波
(作者戴波,江苏广电总台纪录片创作中心主任助理,纪录片撰稿、编导,从事纪录片工作逾十年;本文系作者为“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手机客户端独家供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直到做这部片子,我才恍然大悟,自己学习和生活了四年的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就是1937年南京大屠杀期间的难民营之一。阳光明媚的午后,我们坐在学校中央的大草坪上闲谈,哪能想到70多年前,就在同一块土地上,上万名妇女儿童胆战心惊地挨过数十个日日夜夜。妻子失去了丈夫,孩子失去了父亲。
而我工作单位对面的南京鼓楼医院,就是当年的金陵大学鼓楼医院。大屠杀期间,这里是南京城里惟一仍在开放的医院。车水马龙的中山路旁边,仍然保存着三栋当年收治受伤难民的小楼。数千名死里逃生的受伤难民,在这里延续着生的希望。
历史不再是书本中的一页,而是身边活生生的现实。
纪录片《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要完成的,不是对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书写,而是对10个生命个体的记忆找寻。历史书写是宏观的、群体的,记忆找寻则是微观的、个体的。
我们要寻找的,是一个叫罗伯特·威尔逊的美国医生。几乎从一开始,我们就确定了创作的基本方向,不仅仅是依赖历史档案资料,而是必须找到威尔逊的亲人、亲手救治过的病人或者医院的同事来讲述这个故事。我和另外两位同事,建立了一个三人微信群,就叫“寻找威尔逊医生”。
1937年冬天,这位毕业于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威尔逊博士,送走妻子和襁褓中的女儿,独自留守南京,成为大屠杀期间南京城里惟一的外科医生。他是谁?为什么留下?后来又去了哪里?好几部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都曾提到过这位威尔逊医生,但关于他的生平却只有短短几行字。
我们能找到威尔逊医生吗?
美国牧师约翰·马吉拍摄下了威尔逊医生当年在鼓楼医院救治受伤难民的影像资料。一帧一帧仔细审视这些画面,你会觉得历史仿佛在瞬间定格。那些身受重伤的男男女女,这一刻生死未卜,在幽暗的历史深处茫然地望着我们。他们似乎一直在等待着我们,期待着我们这些后来人,能做些什么。威尔逊医生曾经目睹了他们所遭受的煎熬,并为他们一针一针缝合创伤。
说来有点不可思议,我们在一本书的注释里找到了威尔逊医生的最初线索。一部几十万字的书,只有这一行不起眼的小字,给我们留下了一个通往威尔逊世界的小小窗口。与此同时,我们也着手在国内寻找威尔逊曾经的同事、救治过的病人或接生的婴儿。
最终,我们在美国找到了威尔逊医生的三位子女,找到他在加州的故居、墓地、生前常去的教堂,找到了威尔逊妻子马乔里生前的珍贵采访,找到了他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写给家人的全部书信,找到了1936年国民政府卫生署颁发给他的医师执照,找到了1940年国民政府颁发给他的采玉勋章,找到了他1946年为出席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而准备的证词。我们第一次知道,威尔逊医生在二战期间走上了战场,担任美军医疗队队长。我们也在上海找到了被威尔逊收留的国民党军医周纪穆的妻子和儿女。
2015年9月,我们终于带着威尔逊医生的三位子女访问南京,从鼓楼医院、金陵中学到南京大学、玄武湖,再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周纪穆的子女也专程赶到南京,和威尔逊的子女见面。
历史的细节总是令人动容。金陵中学是威尔逊的父亲威尔伯·威尔逊1896年第一次抵达南京时任职的地方,他日后在这所学校担任校长长达7年。正在他担任校长期间,主持修复了金陵中学的标志性建筑钟楼。而钟楼的地下室,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是南京难民的又一处藏身之处。
行程快结束的时候,我们请大女儿伊丽莎白将威尔逊医生当年的医师执照赠送给鼓楼医院,并亲手挂到陈列室的墙上。挂完执照后的伊丽莎白,双手紧扣放在胸前,久久凝视着那份执照。儿子小罗伯特·威尔逊告诉我们,在威尔逊生前,这份中国医师证书一直挂在他办公室的墙上。
78年后,罗伯特·威尔逊医生,这个曾经为南京缝合创伤的人,以这种特殊的方式,再一次回到他工作过的鼓楼医院。
而我们,也不仅仅是完成了一部纪录片作品。
[罗伯特·威尔逊简介]
[创作手记]
[编导手记]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