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刘鸣手记:《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乔治·费奇篇

2015年12月18日 14:55:46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作者刘鸣,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纪录片创作中心编导,纪录片《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中乔治·费奇一集编导;本文系作者为“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手机客户端独家供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今年春天,刚接到乔治·费奇这一集的任务时,我的心情更显得沉重。

  之前做了整整一年的纪录片《1937南京记忆》,始终难以走出南京大屠杀的阴影,播出当晚做噩梦梦到累累白骨堆积如山,这滋味真不好受。而作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总干事的乔治·费奇,所留下来的资料最少,少到连专家都很难写出详细的学术稿本,建议我们换个人物。

  每天沉浸于大屠杀的史料之中,我希望能够试着从他的行为线索,寻找到一个真实的乔治·费奇。

  这样一位美国人,出生于中国,除了回美国接受高等教育和养老,他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中国度过。身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的总干事,南京大屠杀发生时54岁的他,是为什么选择留下?他又是如何在那场浩劫中救助了许许多多中国难民?当挚友约翰·马吉牧师将偷偷拍摄的记录南京大屠杀影像的胶片交到他手中时,他是怎样不顾生命危险、毅然将胶片偷运出日军层层封锁的南京城?当他回到美国向社会各界演讲揭露南京暴行时,又是什么样的压力和痛苦令他得了健忘症?

  那段时间,我用乔治·费奇的肖像照作为自己的微信头像。

  我们追寻着他的足迹,翻遍了美国的各种网站,走过了美国的多个城市,在哈佛大学的燕京图书馆,我们找到了1938年《读者文摘》摘抄的他的日记、美国国家档案馆收藏的他在东京审判时作的书面证词、找到了他去世后留下的整整54箱资料,这54箱资料竟尘封了40多年无人问津。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多方联络,我们最终寻访到了乔治·费奇的儿子约翰·费奇,和他的孙子大卫·费奇。

  在波士顿一栋普通公寓里,终于见到约翰·费奇老先生时,我心想,这真是一家人,长相一样,连善良坚定的眼神都一样。89岁的约翰·费奇老先生拄着拐杖亲自前来迎接我们,他还能记得小时候在中国吃过的餐馆,在战前的南京和约翰·马吉牧师的儿子一起上学时经过的农田,说南京方言的保姆

  在他的家中,老人打开心扉,为我们讲述了父亲当年在南京的一段段往事。

  当我们把老先生带到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他颤颤悠悠爬楼梯上了三楼,在安保措施严格的密室中第一次看到了他父亲留下的资料,一页一页地摩挲着那些泛黄的剪报、照片,用他那早年作过播音员的浑厚嗓音读出他父亲的日记时,刹那间乔治·费奇先生穿越了几十年的时光,和我们聚在了一起。

  回到中国以后,在上海一个热闹温馨的里弄中,我们见到了乔治·费奇的孙子大卫·费奇。受家族经历影响,他在中国已经工作生活了好几年,成为上海纽约大学的一名教授,乍看之下已和街坊邻居并无二致。同样,大卫·费奇对他祖父在南京的经历也有着很深的了解,不久前,他刚刚举办了一场讲座,向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青年人讲述祖父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的所见所闻和所为。

  我们和他一起来到了他祖父的出生地,苏州市养育巷130号的基督教使徒堂。这是时隔100多年之后,费奇家族的后人第一次来到这里。我们看见在教堂明亮的灯火中,大卫·费奇举目四顾,神情庄重严肃,此刻的他,在心中一定又浮现出祖父的音容笑貌,似乎并未离去。

  片子剪辑完成之后,在感到一丝欣慰的同时,心里依然觉得沉甸甸的,希望今天的人们能够记住,那段苦难的历史不能忘却,那些当年救助中国难民的西方亲历者的义举,应该被人们永远铭记。

  是的,乔治·费奇先生也并没有走远,他一直与我们同行。

[乔治·费奇简介]

暴行真相的揭示者——外国人记录南京大屠杀

[创作手记]

南屠纪录片制片人:记录,为让记忆更加清晰

南屠纪录片总编导:让事实说话,换一个视角看历史

[编导手记]

《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东史郎篇

《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松冈环篇

《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辛德贝格篇

《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拉贝篇

《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魏特琳篇

《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威尔逊篇

《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笠原十九司篇

《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约翰·马吉篇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