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雯
(作者余雯,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纪录片创作中心编导,纪录片《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中约翰·拉贝一集编导;本文系作者为“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手机客户端独家供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拉贝回国后晚年和妻子合影)
“请问您知道约翰·拉贝吗?”
面对这个问题,一些人可能表示从未听说,也有一些人或许会说听说过有一本《拉贝日记》,可是具体深入下去,又是一片空白。
实际上,《拉贝日记》,不能称之为一本。它是一个心思细腻的德国人,把自己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全部记录下来的一套私人日记,特别是其中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许多记录。
当摄制组几经辗转,在德国海德堡,从约翰·拉贝的孙子托马斯·拉贝手中看到这一套日记的时候,我们都震惊了。
首先,我们震惊于它的量,根本不是一本两本可以概括的,它铺满了一整张大大的桌子。
然后,我们惊讶于它的内容,它不是“日记”,而是一部文字的纪录片。不仅内容详尽,一天内有多次补记,粘贴了照片和简报;而且,很多插图是拉贝亲自画上去的,有自己家乡的图腾,有北京的各种人文特色,也有南京天空落下的炸弹。
在那一瞬间,我心里想到的,就是把这套日记拿给所有人看一看,看看这个德国人笔下的世界,看看他在中国的生活,看看他眼中那个曾经满目疮痍的城市。
这个德国人用笔创作了一部纪录片,可是我们,却知之甚少。
约翰·拉贝,他值得被记住,被了解。正如当年在南京发生的那段惨绝人寰的历史,需要被记住,被了解一样。
让历史通过文献的挖掘活在当下,活在每个人的心中,这就是文献纪录片的魅力。然而,我们不能止步于此。
今天,作为80后的我,也在钢筋混凝土的世界里摸爬滚打了多年,对自身的太过关注和对历史的漠视,也让我的心一直浮沉不定。
《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是我参与创作的第二部文献纪录片。相比于人文类纪录片,文献类纪录片更需要创作者沉下心来。它需要我们与历史做一个更为亲密的接触,然后在它的怀抱里,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
创作过程中,我们要面对很多历史留下的伤痛,阅读很多令人悲恸的档案,目睹很多不忍直视的照片和资料,从中进行筛选和重组之后再展现给观众。这个过程,常常令我痛苦满怀,心情难以平复。但是,有一个信念支撑着我,那就是我们有责任去向更多的人还原、讲述出历史的真相。
我想,一部优秀的文献纪录片不仅仅是挖掘文献,还原真相,它还要能带给人们反思。再次直面那段血淋淋的历史,不仅仅是为了纪念,为了不让悲剧重演,更是为了提醒匆忙前行的我们,能够驻足回望,看看历史给我们的经验,给我们的教训,再次知道什么是痛。知道了,才能痛定思痛,才能面向未来,继续前行。
曾经,有一位老师告诉过我:历史,就是过去和未来无穷尽的对话。我们不能忘却历史,更要把历史通过影像的方式传承下去,这是一个纪录片人的责任和义务。
[拉贝简介]
[创作手记]
[编导手记]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