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海滨
(作者曹海滨,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纪录片创作中心艺术总监,大型纪录片《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总编导;本文系作者为“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手机客户端独家供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就我个人而言,作为一名纪录片编导,对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惨剧的史实认知比一般人要多一些。从2005年创作六集纪录片《1937南京真相》到2014年的五集纪录片《1937南京记忆》,从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古都沦陷、血海金陵、国际救援到东京审判、南京审判等,一幕幕真实的历史往事已经在我脑海中留下了难以抹去的烙印。
从全球的视野来看,有关战争题材的纪录片不计其数。在中国,像南京大屠杀这样的题材,也被拍摄了许多遍,人们在一次次拍摄这一沉重题材的过程中,略显疲态。
在2015年的今天,当我再次接手拍摄反映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心中充满了许多的忐忑和困惑。如何向观众呈现一部具有历史价值而又充满新意的作品?这是一个难题,需要我们创作者不断思索、寻找新的视角和表达方式。
围绕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有一个群体进入我们的视野,并最终成为我们创作这部纪录片的结构主线。
1937年12月,当南京城瞬间成为“人间地狱”,有20多位西方人冒着生命危险留了下来,其中有德国人约翰·拉贝,美国人约翰·马吉、明尼·魏特琳、乔治·费奇、罗伯特·威尔逊,丹麦人辛德贝格等等,他们以各种方式保护南京民众免遭屠戮,并记录下日本侵略者的残暴行径。历史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日本,当欺骗与谎言试图掩盖血淋淋的历史,一批人挺身而出,有勇敢走上忏悔之路的侵华老兵东史郎,有选择与受难者同行的小学历史老师松冈环,有背负“卖国贼”骂名坚持还原历史真相的日本学者笠原十九司。
关于他们,我们想知道的东西太多,比如,在南京不断遭到日军飞机无差别轰炸,战争阴云笼罩南京城时,那些西方亲历者为什么会不顾本国使馆的撤离警告,而选择留下?作为一名曾经的加害者,到底是什么促使东史郎一次次来到南京谢罪?作为日本人,松冈环和笠原十九司为什么能够坚持几十年来探寻历史的真相?南京大屠杀这一惨剧,在他们身上和内心深处,究竟留下了一种怎样的印迹?
以往南京大屠杀题材的纪录片创作,多为全景式描述,主要聚焦于事件本身,这些外国人,往往作为这段历史的“证人”出现。在本部纪录片中,我们更强调他们作为一个个生命个体与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的关联,回顾他们的人生遭遇,剖析他们的心路历程,通过这些外国人个性化视角来解读同一历史事件,即“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
在内容呈现上,我们强调让事实说话,以客观理性的叙事,立足国际视野和表达方式,对历史真实不做刻意的渲染。在美国和欧洲,我们成功遍访到多位当年西方亲历者的家属、后人,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珍贵的家信和图片资料。在美国耶鲁大学神学院图书馆、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美国国家档案馆、美国国会图书馆、德国外交部档案馆等一个个档案柜中,我们查找到了大量这些西方亲历者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的日记、书信以及他们留下的历史影像等原始资料。正是通过这些史料在片中的相互印证,用无可辩驳的史实向世人还原历史真相。另一方面,在日本,我们通过努力挖掘南京大屠杀真相探寻者对这场惨剧的不断认知,来证实南京大屠杀是一个不容否定的人间悲剧,表现出他们用良知思考战争对人性的摧残。
如摄制组在美国找到了保存在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辛德贝格相册、在伊利诺伊州立博物馆保存的当年国民政府授予魏特琳的采玉勋章,摄制组在日本发现了记录东史郎十年诉讼之路的95盘录像带、在德国拍摄到的拉贝日记原件等等,许多内容都是第一次呈现给电视观众。
作为一部以外国人视角表现南京大屠杀的作品,在创作手段上我们聘请了国际团队进行合作。如音乐作曲为德国音乐家Rainer Granzin,他专程来到南京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创作,用音乐很好地诠释了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同时,为更好地进行拍摄,在日本的摄制工作还聘请多位的日本电视同行,在美国有美方制片人和摄制人员共同创作,这种多方位的国际合作为进一步深化主题起到了重要作用。
令人难忘的是,创作团队大部分都是80后、90后的年轻人。一年的创作历程,使得大家在重温历史的过程中也接受了一次特殊的洗礼。
纵观全片,将10个外国人的视角作为切入点进行手术刀般的解剖,把已经成为铁证的南京大屠杀的史实,通过片中人物对那场人间悲剧的感受和认知传递给观众,从而警醒现代社会那些并不了解这场灾难的人们,是我们拍摄这部纪录片的一个诉求。
让事实说话,用大量亲历者、探寻者的第一手原始档案来还原历史、揭示真相,绝不允许历史悲剧重演,这是我们对本片主题的一个理解,也是我们最想表达的。
[编导手记]
[相关评论]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