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屠纪录片制片人蒋文博:记录,为了让记忆更加清晰

2015年12月18日 14:22:39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文/蒋文博

(作者蒋文博,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纪录片创作中心主任,纪录片《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制片人;本文系作者为“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手机客户端独家供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生活就像电影一样,普通人能够记住的仅仅是细节。

  1937年12月13日在南京发生的事情,是这座城市无法忘却的历史细节。

  十集纪录片《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在央视与江苏广电的多个频道播出了,关于这个题材,想说的太多,能做的太少,能够做到做好就更困难了。

  用事实来记忆历史,是对历史的最高尊重。

  对于南京大屠杀这个题材而言,纪录片的制作越来越不易。二十年前江苏电视台就已经创作出了纪录片《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见证》及《16张照片的故事》,此后的《1937南京真相》和《1937南京记忆》两部纪录片也都清晰而饱满地呈现了那一段历史。这些影片构成了我们这个时代对这一悲剧的记忆,同时正因为这些影像的存在,南京大屠杀的真相在西方世界得到更多人的重新认识。

  岁月轮转、世事变迁,今天,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人们所承受的这些苦难记忆,容易造成释放的偏差,在某些国家甚至已经失忆。如何将埋藏于历史记忆深处的这种力量更好的发挥出来,成为今天我们纪录片人表达爱国情感和历史认知的必然选择。

  这种热爱、信念和向往,不是简单停泊在伟大的赞美声中或是声势力竭的质疑声中。所有历经南京大屠杀伤痛折磨后的呐喊,仅仅是瞬间的怒吼;真正要让世界感知这种温度并且产生共鸣,我们要做的不是一味的怒吼,而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将悲愤的激情化作不竭的动力,不断去发现和发掘、获取和还原每一个细节——隐埋在历史深处的细节。如同医生在用手术刀医治伤痛,绝不能容下因任何一点细微的错误而遭到质疑,由此我们才有机会镌刻下我们对于历史最深刻的理解,同时增强不重蹈历史覆辙的信念,催生出维护历史正义的强大力量。

  正是有着这一路的继承与相传,有着这样内化于心的责任,纪录片《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的创作对于全民记忆来说,才显现出了记录的另一种意义。

  历史就像一堆灰烬,我们的任务不是翻扒,而是把手伸进灰烬,去触摸余温。

  我们时常会把纪录片称之为一个国家的相册,那是因为它记录风云际会的大时代,也记录命运多舛的小人物。它是一个国家在成长过程中的时代缩影。我们希望通过记录,让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我们在这种记录里感受命运、抚慰情感、寻找自我、寄托美好。曾经记录的点点滴滴是对生命的思考,更多的是我们曾经的一种记忆,而这种记忆是一种普世的记忆,它应该让全世界都记住。

  在《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这部纪录片制作过程中,大量使用了亲历者当年的信件、日记以及个人拍摄的影像。这些文字与影像中的所见所闻,是那个残酷岁月中最真实的见证,对于亲历者来说尽管痛苦但不能也不会忘却。这些亲历的记录,使个人的小历史成为了大历史的一部分,变成了大历史中的小细节。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记录,历史的细节变成了我们对于那一段历史的记忆。

  去深刻触摸历史的余温,才有了制作这部片子的可能。这样的记录也是为让我们的记忆不再艰难,哪怕它可能只是轻微的一笔,也需要留下清晰的痕迹。犹如片中的每一个人物所做的一样,一个字、几句话、一封信、几张照片。

  其实,历史从未远去,我们只是将它安放在我们的心灵深处。

  当城市的历史成为我们自己生命的一个部分时,记录那悲惨的一页,能够让南京大屠杀这五个字的痛感更加清晰切身,让记忆不再模糊艰难。

  但愿,我们这部纪录片所记录下的一段段珍贵的影像,也能够为后人留下一段对那场浩劫的清晰记忆,并传承下去。

 

[编导手记]

《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东史郎篇

《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松冈环篇

《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辛德贝格篇

《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拉贝篇

《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魏特琳篇

《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威尔逊篇

《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乔治·费奇篇

《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笠原十九司篇

《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约翰·马吉篇

[相关评论]

一部感人至深的历史纪录片

外国人视角与作为世界记忆的南京大屠杀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