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二十四节气集解》有云: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正如《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江苏省中医院骨伤科副主任中医师黄正泉表示,冬至过后,气候将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加上近期的雨雪天气,更容易引起关节僵硬、疼痛、骨折等问题,因此,教给大家冬至养骨的“三大法宝”。
一、保暖防寒,科学护膝
《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素问·长刺节论》提出:“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这些均表明“寒气至”是“骨痹”的重要原因。
“冬至时节,寒气侵袭,老年人的膝关节更易受到伤害,进而出现‘老寒腿’等疾患。”黄正泉介绍,首先要做到的就是“防寒保暖”,可以使用热水袋、保暖贴等,不仅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还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其次,要学会选择合适的护膝,如弹力护膝、保暖护膝等,为膝盖提供必要的支撑与保护;在日常生活中如上下楼梯、户外活动时尽量不选择“爬山、爬坡”这类增加膝关节负荷的运动。此外,通络沐足散由海桐皮、伸筋草等十二味中药组成,以祛寒除湿、温经活血、舒筋通络、通利关节为长。“睡前配合中药沐足可以促进气血运行,帮助身体疏通经络,也不失为保暖防寒,科学护膝的好法子。”黄正泉说。
二、适度锻炼,强筋健骨
冬至时节,寒气会束缚住人们的脚步,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待在温暖的室内,运动量大大减少。但适度的锻炼对于维持肌肉、关节、骨骼的健康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黄正泉强调,冬至节气里,可以选择在下午阳光充足的时候,进行低强度的户外运动,如散步、慢走等运动,每次30分钟左右,微微出汗即可,以达到强筋健骨的作用。“合理饮食也是补强骨骼的重要手段。”黄正泉介绍,冬至时节,可以通过食用奶制品、海产品、豆制品等高钙食物来补充身体所需的钙质,再结合下午散步的“日光浴”,可以起到预防骨质疏松的目的。
三、雪天出行,谨防跌倒
跌倒,对于年轻人来说,或许只是“拍拍灰站起来”这么简单,而对于老年人来说,极易造成桡骨远端、腰椎、髋部等部位的骨折。黄正泉提醒,“冬至时节常出现雨雪天气,导致路面湿滑,大家出行一定要做到‘脚踏实地、谨防摔倒’,60岁以上的老年人应当更加注意。”他建议,外出时,尽量换上鞋底粗糙、有条纹的防滑鞋;要做到步伐平稳,可以用拐杖或登山杖辅助行走,维持身体平衡;同时,要尽量选择干燥、安全的路线,如遇路面结冰,可以模仿“企鹅步”,以“小碎步”前进,能有效预防摔倒;如果不慎跌倒,应尽量以肩背部着地,或紧抓固定的物体,保护头、颈等脆弱部位,避免臀部直接着地。
除了养骨“三大宝”之外,黄正泉还强调,冬至,阴极而阳生,是调补身体的好时机,应“起居有常,养其伸也,不妄劳作,养其精也”,做到早睡晚起,必待日光,固护阳气;饮食方面,应做到适当温补,可适当食用一些羊肉、牛肉等温性的食物,不妄补,尤其避免过量饮酒、偏食辛辣温燥食材导致体内阴精亏损;情志方面,要顺应冬至“藏”的特性,避免“过喜、过思、多忧、过惊恐”,保持心情愉悦,精神安静。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杨雯 通讯员/江苏省中医院 殷松江、麻云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