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如皋一家长发布视频称,自己收到学校通知,周一到周四晚,学生一律不带书包回家。相关内容引发网友热议。10月17日,记者走访南通教育部门了解到,“书包不回家”并非简单的字面理解,其背后是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外负担的系列举措,以此促进化解教育焦虑,架构孩子多元发展空间。
网络截图
据网传视频,除了上述家长收到的“不允许带书包回家”的通知,另一位当地家长表示,自己也在微信群收到了相关通知,其中提到:“应上级部门要求,学校将严格执行《如皋市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外负担实施策略》中的相关要求,如孩子们放学不带书包回家等。故今后不再发布作业打卡。”
记者注意到,在“双减”元年,南通就有小学发布类似做法。2021年9月1日,南通市紫琅第一小学用“减负小书包”代替普通书包,包里不是教辅书籍、课堂作业,而是课外书、画笔、魔方、跳绳、植物种子等物品,让孩子们在放学后可以自由选择感兴趣的项目,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南通崇文重教,是教育之乡,当地出台的“双减”新政也引起了外省家长的关注。在不少社交媒体上,学生家长纷纷热议,一位浙江家长发出羡慕的表情,他表示,孩子不带书包回家,可以大大减轻家长负担,也给孩子更多自主可控的时间。不过,也有家长持相反观点,认为“一刀切”不可取,不利于家长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反而增加忧虑。
南通小学老师在校面批作业
记者在如皋市教育局了解到,根据“双减”要求,南通全市义务教育学校100%提供“5+2”课后服务,100%初中提供夜自习服务,全市100%的学校出台了作业管理办法、建立了作业公示制度,每天各科作业教师面批率20%左右,每周实现学生全覆盖,学生作业总量和时长得到有效控制,基本做到小学一二年级无作业,三到八年级作业不带回家,初三回家作业控制在半小时内。如皋市教育局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学校发布的“书包不回家”相关通知,是落实“双减”精神,根据学校教学特色实施的做法,目的是控制学生的作业量,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双减”工作以来,每所学校已经为学生安排了两个课时的课后服务,即90分钟的课后辅导时间,这已经能够满足学生课外作业的时间。
这位工作人员还提到,在关注“书包不回家”这一现象的同时,市民更应该关注的是“书包不回家”背后的故事,比如孩子增加的课余时间如何利用,能否引导孩子参与到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中,健康全面发展,这也是“双减”政策的最终目标。
南通乒乓球小运动员获佳绩
10月15日,中国乒协国青国少集训队江苏省选拔赛在常州落幕,来自全省各地级市共计830名运动员同场竞技,经过激烈角逐,南通乒乓球小将张严浩一、王乙臣、吴昶树分别斩获2010年、2014年、2015年男子单打桂冠并成功入选全国第二阶段选拔赛。这是南通在该项赛事上取得的历史最好成绩。记者了解到,三名小选手中,王乙臣、吴昶树都是南通师范附属第二小学的小学生,南通市儿体校乒乓球队教练邢陆介绍,“双减”落地三年,运动员的课余时间变多了,训练更加系统,为取得此次好成绩打下了基础。
特色课程
除了运动赛场,声乐、舞蹈、编程等非学科类校外活动在南通也受到中小学生的欢迎。据了解,南通全市已有260家纳入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资质齐全、开通支付且上架课程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列入准入校园“白名单”,向社会公示公开,学校按需选用。
当地还主动对接科技、工信、文广旅、体育、团委、妇联等部门,召开社会资源助力“双减”工作座谈会、建立公益性课后服务联合供给机制,充分利用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图书馆、体育馆、博物馆、科技馆、知名企业等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教育服务,形成全市公益性课后服务“一张表”,供全市中小学选用。针对不同孩子的特点和需求,各部门广泛搭建平台,举办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受教育、增才干。在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道德讲堂、党史知识等讲座层出不穷,进一步帮助孩子们坚定理想信念。另外,当地还组建了近万人规模的江海小记者、小小讲解员、红领巾志愿者队伍,组织孩子们主动参与社会公益服务,让他们增强社会责任感,实现健康快乐成长。
“1年内有效减轻、3年内成效显著”,这是“双减”工作元年南通定下的工作目标,今年已是第三年,“双减”的效果如何,社会大众拭目以待,因此才有了针对南通“书包不回家”传言的积极讨论。对此,南通市教育局负责人表示,“双减”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教育系统内外部对于改革的感受并不一致,必须综合施策、系统推进,改变单纯向时间要质量、粗放式发展的教学模式,改变重复化、机械化、无效化的学习方式,以教师“教足教好”带动学生“学足学好”,努力打造“双减”工作的南通样板。
(江苏广电南通中心站/龚丹 编辑/汪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