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刚过,南通科学技术成果转化迎来喜讯,在江苏省科技厅公布的最新科学技术奖评选结果中,南通共有28个项目入选比上年度增加9项。中机锻压等11家企业实施的11个重大科技项目获2022年度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立项支持,获批资金1.17亿元。
南通泰胜蓝岛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牵头的“海上风电超大基础装备高效可控建造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入选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公示。该项目围绕高承载、高可靠性和超大型化深远海风电基础装备进行研发,攻克了大型复杂结构应力应变精准预测与控制、大拘束度结构焊缝力学性能和可控焊接、复杂结构建造质量控制、大型构件滑移转运和吊装稳态控制等难题,先后开发出亚洲首制最大400MW海上升压站和导管架、2400吨超大型风电基础桩、国内首台10MW风机导管架等系列产品,应用于国内外多个风场。项目有力推动了我国风电行业的技术进步,使我国风电基础装备制造技术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泰胜蓝岛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打造的国内最大海上风电单桩
南通获得的另一个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项目是南通惟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与南京理工大学和京东方科技集团参与的“纯色高效发光半导体量子点激发态调控可控”项目。量子点材料是显示技术发展的前端材料,是目前显示技术中色纯度和色饱和度最好的材料,也是未来AR/VR显示领域发展方向,该项目突破系列关键技术,提出了合成高效纯色量子点新思想、新工艺、新方法,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可调控纯色量子点的关键技术。相关产品已应用于国内外多家显示设备头部企业,使用该材料生产的京东方系列产品及其代工的世界品牌产品获得好评,惟怡科技利用该技术生产的产品获得欧洲第一家电供应商VESTEL订单过亿元,有力推动了我国显示行业的技术进步,使我国显示基础材料技术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南通惟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参与研发的量子点浓缩液
据统计,江苏省科学技术奖综合评审拟授奖项目295项,其中一等奖45项、二等奖88项、三等奖162项。南通入选的28个项目中,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2项,其中,南通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入选14项,包括一等奖1项、三等奖13项。记者了解到,南通获奖项目涵盖船舶海工、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医疗健康、现代农业等重点发展产业,体现了创新抢占制高点、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引领态势,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凸显。
重大科技项目的顺利推进,离不开“真金白银”的资金支持。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是省科技厅单项资助金额较大的项目,因入选项目科技含金量高、支持力度大而备受关注,竞争十分激烈。
去年,中机锻压江苏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深远海水下液压打桩锤的研发及产业化”获得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立项资助,该项目目标产品是在2100KJ-3500KJ液压打桩锤成功开发的基础上,利用现有无导向架液压直夯锤技术、液压锤复合油缸与筒式打击阀融合设计技术、组合锤芯结构设计、激光非接触位移测控技术,进一步研究深远海环境下以压缩空气为介质的水下动力系统压力补偿技术、水下动力系统与桩锤之间的多级低频非线性减震及六自由度耦合定位技术,研发出最大作业水深2500米,打桩直径2.2m,最大打击能量450kJ的深远海水下液压打桩锤。项目产品将打破深远海水下液压打桩锤被外国卡脖子的局面,实现深远海锚泊桩沉桩施工关键设备水下液压打桩锤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解决我国深远海工程基础施工卡脖子难题。
中机锻压江苏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应用现场总装
另外,南通在省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试点项目上,首次实现突破,申报的集成电路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试点项目获批,通富微电、华存电子等5家集成电路企业项目获得立项,共获省资助3000万元。通富微电承担的“应用于移动智能终端快充芯片的铜互连(CLIP DFN)封装工艺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围绕铜打铜wafer封装工艺(12寸Wafer)封装工艺、DFN2X2PKG的Clip工艺技术、3D锡膏印刷技术、55um超薄,超小MOS封装工艺等方面进行攻关,实现国产clip cut tooling的开发应用,获得资助后,将帮助国产设备治具供应商打破ASM的行业垄断,鼓舞推动封装设备国产化进程,助力中国半导体产业坚实发展。
记者获悉,南通获批的1.17亿元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花落11个项目,涵盖电子信息、高端装备、船舶海工等产业领域,这些项目由“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市江海英才等一批创新创业人才牵头,集聚了167名硕博士,海外归国人才12人,共同参与项目由中试成果到产业化阶段转移转化的研发。项目预计将带动新增投资7.5亿元,销售29.47亿元,缴税1.71亿元,利润3.78亿元,创汇9300万美元;同时将新申请发明专利91件,获授权发明专利25件。项目的实施将有力推动南通企业创新发展和引领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特别是集成电路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试点项目为当地集成电路企业创新“雪中送炭”,助力自主可控,推动产业技术向中高端攀升,做强。
(来源:江苏广电南通中心站/龚丹 编辑/赵恩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