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校园的“大思政课”:创新思政课堂提升铸魂育人实效

2022年12月07日 17:09:29 | 作者:沈一秀 | 来源:荔枝网 | 点击:正在获取...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205437a65fd04a4982ff7722a4ccf000 44270361 2022-12-07 17:09:29 /a/20221207/205437a65fd04a4982ff7722a4ccf000.shtml

  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提出搭建大资源平台,构建大师资体系,拓展工作格局。记者今天(12月7日)从苏州市教育局了解到,不久前,苏州成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育联盟,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苏州各地各校正在通过新颖有趣的“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着力为青少年打好精神底色、筑牢人生根基。

  跨学段多学科 小学生变身“城市推荐官”

  日前,苏州大学第二实验学校四(3)班的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一场在中国地图上的“寻宝活动”。从黑龙江的漠河到海南的南沙群岛,从中国最东面的黑瞎子岛到最西面的新疆帕米尔高原,借助信息技术网络手段,学生们通过小组自主探究,不仅了解中国的国土面积,还涉及时差、温差以及不同城市的风光及美食。

  这堂围绕“神圣的国土”而开展的教学,用传统的学科角度来看,很难判定这是一堂“典型”的“道法课”,而像这样的多学科融合聚焦于一个主题的“大思政课”正在苏州的校园里成为主流。

  苏州大学第二实验学校从跨学段、多学科教研开始,打通学科分界、学段壁垒,围绕一个主题开展联合教研。小学部道法老师高芯伊表示,《神圣的国土》是小学四年级道法课中的一个章节的主题,面对这个宏大的主题,“大思政一体化”联合教研帮助她很好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从身边的议题到时政国事融合  优秀教师团队实施跨学科思政

  随着劳动教育在苏州各中小学校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很多学校都开辟了相应的种植空间,日前,苏州高新区第二中学生物老师带领同学们设计的生态小盆景出现在了思政课上,成为学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重要“桥梁”。

  在这节思政课上不仅有生物老师关于生态系统的介绍,更是有着一个诗意的开场。“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思政老师颛孙伟伟带领学生们走入陶渊明笔下的田园生活,以此开始了关于人与自然,国家与社会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等大命题的探究。从班级里的生态小盆景到苏州太湖生态圈,再放眼美丽中国万里江山,学生们的情感紧随探究不断高涨起来,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从一个大概念变成了中学生写于笔下,记在心中的,落实在行动中的一份承诺。

  学生张苏婉说,这样的思政课不再是背背概念、划划重点,从自己身边的生活入手的思政课让她对于“小我”与“大我”,个人与国家,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强化导向、融合发力!”开创思政教育沉浸式学习新范式 

  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作为首批思政课一体化教育联盟学校,开创了思政教育沉浸式学习新范式。校党委书记、校长万烨锋表示,学校一直在探索如何培养高质量的学生,首先要政治过硬,思想素质过硬。在探索思政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也在尝试用思政情境化的模式提高学校的课程思政的建设。党建是学校工作的引领,学校每年都以书记项目为抓手,做好思政课程与书记项目的融合。

  近年来,学校录制了几十节优质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一大批课程思政的素材,同时不断推进课程的融合。2020年,学校成立了“课程思政教学示范中心”,把专业课的教师和基础课的骨干教师集中在一起,专门探讨如何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课的内容,打造一批优质思政课程。

  学校重视阵地建设,依托学校的党员实践课堂开设了学习沙龙、业余党校、业余团校、各种论坛,使得同学们通过这样的平台能够互相交流学习,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同时,学校还开设了云课程。在学校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开设了“校长说”“开学第一课”“微党课”“微团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另外,学校还开展了区域融合,带领学生走进社区,投身公益活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们的思想政治素质。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沈一秀 通讯员/殷冬雪 编辑/徐玮琪)

标签:正在获取...

来源:荔枝网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