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后浪 筑梦田野|行走新时代鱼米之乡

2022年09月29日 15:36:46 | 作者:王文欢 | 来源:荔枝网 | 点击:正在获取...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9bb5d63806344f728ce407c1b5a7f814 42581098 2022-09-29 15:36:46 /a/20220929/9bb5d63806344f728ce407c1b5a7f814.shtml

  【编者按】

  十年阔步前行,大地无边光景;风吹麦浪,丰盈大国粮仓;产业兴旺,筑牢发展基石;山水入画,留住美丽乡愁;和谐文明,照耀幸福家园。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联合省文明办、省农业农村厅、省住建厅、省文旅厅共同主办“行走新时代鱼米之乡”融媒体新闻行动!见证乡村巨变 ,续写奋斗华章!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在农业大省江苏,一大批“田秀才”“土专家”“农创客”,在希望的田野上放飞梦想。与传统农业从业人员相比,这些新型职业农民眼界宽、思路活、见识广,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催化下,在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开辟产品市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融媒体新闻行动《行走新时代鱼米之乡》系列综述今聚焦:《乡村后浪 筑梦田野》。

  新农人带来新技术,农业迎来新发展

  “我们家三代都是农民,我爷爷、我爸爸一辈子都是跟田地打交道。”水稻丰收了,太仓市东林村的村民张磊满怀成就感。

  “我们现在已经是全程机械化,增加了北斗导航系统、增加了智能灌溉系统,我们还有无人飞机。现在整个农场2200亩土地,九个人就可以把它搞定。”作为经营打理村子2200亩水稻的“新农人”,张磊告诉记者,包括自己在内的九个人就包办了水稻的春种、夏忙和秋收。

  3年前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博士毕业后,朱哲回到了靖江市马桥镇,承包500多亩土地培育种植中山杉,发展微生物菌肥。

  “这里是扦插大棚,我们繁殖中山杉,不是拿籽播或者是种播,都是扦插。培育后可以去全国各地种植,成活率可以达到95%以上,一年是250万棵的产量。”朱哲介绍,目前他的企业带动村集体收入每年增加近10万元,还吸纳了村里四五十个劳动力就业。

  目前,江苏全省农村创业创新人员超过47万人,创办各类主体2.5万个,先后有27人入选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是什么让他们义无反顾回到乡村,成为新农人呢?

  张磊告诉记者:“对于我们新型职业农民来说,现代农业给了我更大的舞台,给了我机会。我可以从中获得成就感,我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除了心理上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农村独特的资源禀赋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及不断缩小的城乡差距,也是持续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的驱动要素。

  同时,新农人为农业发展注入新思维,在诸多利好政策的支持和助力下,一大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农人集中涌现,把古老的农业变成科学化种养、系统化组织的流水线,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让新农人“留得住”,让农产品“走出去”

  白天和种粮专家一起考察研究,晚上看书,跟着电视学习农业知识,2009年投身农业种植以来,南通市海门峰光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社长张涛经过长期的探索,终于掌握了在相对贫瘠的滩涂地上种植粮食的秘诀。

  近年来,他不断引进各种现代化种植设备,打造出一支专业的农业生产队伍,推动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

  张涛说:“这个滩涂给了我十几年时间,让我积累了很多经验。从种子开始到农机,农机运行、管理、烘干、收购,我们一条龙。企业+农户模式,减轻经营主体方方面面的困难。”

  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发展的新阶段。“新农人”带动了技术、项目、资金等资源要素下沉乡村,为乡村增添了活力,也让江苏的田野发生深刻的变革,从“土里刨食”到“机器耕种”,“汗水农业”正朝着“智慧农业”加速转变。

  2021年,江苏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江苏将新培育高素质农民75万人,打造现代新农人群体,重点解决“谁来种地”的人才不足问题。

  江苏开放大学乡村振兴学院院长袁灿生表示,如何让新农人“留得住”“扎得稳”,特色农产品又如何在他们的经营下“闯出去”,都是决定新农人能否扎根田野的关键所在:“整合科教、供销、金融等资源,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让更多的‘新农人’参与到乡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当中。充分发挥全省开放教育办学体系作用,针对农村产业链供应链建设链完善、一二三产融合等实际需求与特点,以社会化服务、承担公共服务购买、接受社会委托等多种形式,持续培育并留住‘一懂两爱’乡村振兴领头型人才。”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王文欢 编辑/高若婷)

标签:正在获取...

来源:荔枝网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