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江苏科技大学团委组织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海洋学院、自动化学院师生20余人在镇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学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围绕“‘非遗’文化学习”“实践交流”“社区互动”三个部分开展“‘非遗’进校园·经典永传承”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学校积极响应教育部提出的“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改革试点号召,在长山校区1号和2号学生宿舍组团开展“一站式”学生社区试点建设,把领导力量、思政力量、管理力量、服务力量压实到学生中间。
普及“非遗”知识 传承民族文化
实践团成员前往镇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解苏绣、缂丝、南京云锦、宜兴紫砂茶壶等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件件作品的背后都有一个个坚守的故事,一批批传承人的坚守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历经时间的沉淀和冲刷呈现在世人面前。
图:实践团成员在镇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参观学习
江苏科技大学团委和镇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建立“江苏科技大学社会实践基地”,以此为契机,让“非遗”文化走进校园,增进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情感。随队实践的经济管理学院周庆文老师说:“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血脉之根,‘非遗’进校园是对文化传承的担当,是对文化自信的增强,也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希望通过这场‘非遗’文化学习之旅,激发我校学生们发扬和传承‘非遗’的热情,将来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一份力量。”
“非遗”走进校园 文化薪火相传
参观结束后,学校邀请镇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太平泥叫叫”和“中国结”传承人走进长山校区“一站式”学生社区,指导社区大学生学习和制作“非遗”作品。
叫叫起源于南朝,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可以吹出声响,寓意着吹去晦气,带来平安、福气和美好前程。周林和王沁玉两位老师手捏陶泥,手上一件件精巧的工具用得行云流水,从捏型、断尾、画纹、装饰到点睛,不一会儿,一条惟妙惟肖的泥鱼便出现在手中。在两位老师的指导下,实践团成员开始捏泥叫叫,从设计、选择造型,再到装饰、吹响等。各个环节一丝不苟,制作现场气氛高涨。随着丰富的层次造型在陶泥上绽放,一团团原本不起眼的陶泥在成员们的制作下变得生动可爱起来。
图:实践团成员在“非遗”传承人指导下制作中国结
悠悠中国结,浓浓中华情。中国结种类丰富且寓意美满,通过手工艺者的传承,更是一种新兴的时尚。在镇江“非遗”传承人安永凤老师的介绍和指导下,社区的同学们学习了玉米结和八字结的编法。大家从笨手笨脚摸不着头脑到逐渐熟能生巧,再到最后每个人都完成了一个多彩中国结作品,同学们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在实践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践行劳动教育 拉近“社区”距离
活动最后,随队实践的老师和“一站式”学生社区的学生代表在长山校区东食堂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大家相互分享今日见闻,品味亲手制作“非遗”作品和“非遗”文化所带来的震撼与触动,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区活动拉近了同学们彼此之间的距离。
经济管理学院宋泽曦同学说:“通过今天的活动,我领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同时也看到了传承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坚守。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不可抹去的生命符号和文化记忆,是中华民族历史的见证与延续,我们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也要担负起发扬和传承‘非遗’的责任。”
图:实践团成员在镇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前合影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走进校园,不仅有利于“非遗”的发扬传承,更有利于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本次活动通过“一站式”学生社区的新模式,以点带面促进“非遗”文化走进校园,丰富社区大学生日常生活,探索社区长效育人机制。下一阶段,江苏科技大学将继续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发挥学生一站式育人功能,进一步拓展学生社区育人新路径,全面提升育人成效,将特色的“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工作走深走实,书写“三全育人”新篇章。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姚伟 通讯员/张冬冬 周庆文 葛雨迪 摄影/袁小淇 肖珺 编辑/国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