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夏”正当时 农忙不“匆忙”:按下遥控器,麦子归仓了!

2022年06月07日 14:05:58 | 作者:姚伟 江苏新闻广播/孙昕 江苏广电苏州中心站/施志鹄 | 来源:荔枝网 | 点击:正在获取...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629eea9ff3ca6277f7f3d999 41177128 2022-06-07 14:05:58 /a/20220607/629eea9ff3ca6277f7f3d999.shtml

    
        俗语说“春争日,夏争时”,“三夏”宜早不宜迟。

  我苏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伴随着“科技下乡”,江苏农民下田作业的“科技范”越来越足,在当前的“夏收夏种” 中,广泛运用的科技智能设备,让“忙种”不再忙了。

  “智力”代替“人力” 小麦收割质检全程“不落地”

  在南通市通州区刘桥镇蒋一粮食种植农地专业合作社,农机手宋杰正在遥控无人驾驶收割机收割小麦。

  无人驾驶收割机所到之处,成熟的小麦被整齐地割断,经过脱粒、卸粮、装粮,变成一堆堆金黄色的麦粒。

  宋杰告诉我苏网记者,他手中的遥控器可以远程控制无人收割机上的操控台,不用下地即可实现高效收割: “不要人操作,一亩地20分钟左右收割完成,效率提升了约20%。”

  正午两点,正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在南京市浦口区永宁街道友联村的麦田旁,流金般的麦粒被满载的收割机源源不断地倾倒进卡车的后车厢里。100亩小麦收割完毕后,粮库大院里一架高三四米、形似机械臂的移动式扦样机早已准备就绪,这是小麦入库前质量检测的第一道“关口”。卡车缓缓在扦样机旁停下,机器上的取样软管插入车厢的小麦堆里。

  浦口粮食购销有限公司收储人员吴久明告诉记者,与人工扦样相比,他更喜欢这台高科技设备。“它是吸入式的,不需要人工登高作业,降低了危险系数;分点分层的抽样,结果与实际质量非常接近。”吴久明说。

  几分钟后,吴久明提着小麦采样袋,来到质检实验室,质检结果将直接影响这批小麦的“身价”。质检员小徐身穿白大褂,熟练地将袋子里的小麦籽粒,倒进了容重器的容量筒里。“容重821”,“质量非常好,达到一等了”,实验室里的人讨论着。

  容重821的意思是,1升体积的小麦样品,测出了821克的重量。这是个值得骄傲的成绩。

  除了容重,入库前的小麦还要在实验室里接受杂质、呕吐毒素、重金属等指标的检验。这两年,新甸粮库改造升级,实验室的检测仪器也都更新换代,效率大大提高。

  三十多年的“老粮食人”,吴久明最明白技术如何改变了自己的工作。如今的星甸粮库,有宽敞的高大平房仓,有内环流控温系统,还实现了收储、加工、质检等环节全程可追溯。如今的电脑已经聪明到能让小麦“不落地”式进仓。

  我苏网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江苏多地都在尝试农用作业机械实施无人化改造,并逐步在耕、种、管、收等环节实现无人化。“无人农场”成了新鲜词汇,智能农机的运用不仅提高了效率、精准度,还使人工成本大幅降低。

  今年,江苏小麦种植面积达3558.9万亩,呈现种植面积、单产、总产“三增”的趋势。各地夏收成绩喜人:常熟市入库小麦总量达6万吨,平均亩产341公斤,较去年增加约36公斤,增幅达11.77 %;启东全市种植小麦面积达23万亩,预计平均亩产可达390公斤以上;江苏省睢宁县实割实测亩产755.3公斤,创造了江苏省淮北地区稻茬小麦高产新纪录。

  小麦丰收的同时,江苏多地“水果盛宴”也陆续开始,田间林中都是成熟瓜果的甜香:徐州新沂水蜜桃“抢鲜”上市,句容百亩蓝莓喜获丰收;镇江枇杷成为水果市场新晋“网红”,射阳车厘子“C位出道”。一大波夏日馈赠,正在从果园运往城市的路途中。

  “芒种”时“忙种”  “科技+绿色”让抢种不匆忙

  芒种时节,江苏宜兴市杨巷镇的麦田与水稻田里,一台台“大家伙”正在隆隆作业。往年农忙的景象被农业机械化替代,抢收抢种变得不再“匆忙”。

  这些“大家伙”是日前江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通信工程学院科研团队为杨巷镇农户送去的智能化定制设备。

  除了将智能化设备安装在农户现有的农机上,实现自动化、机械化、智能化于一体的收割与插秧工作外,团队还为杨巷镇量身定制了智慧农业综合管理系统。该管理系统目前可根据已录入的当地97台农机、29500亩地块数据,结合农资、作业等资源进行全程监控和智能化管理。

  “我们做的是基础架构,类似于盖房子,地基打好之后,任何人都可以根据自身需求‘DIY’自己的房子。”据江苏大学智慧农业综合管理系统项目整体架构设计师李峰介绍,无论是种植水稻还是其他农作物,都可通过平台智能分析农情,做出合理预测,将决策推荐给农民参考实施,让农民不再仅靠“天”吃饭。

  “目前通过智慧农业综合管理平台精准监控农资消耗,能够有效减少农机油料、农药化肥的使用量,节约成本达60.6元/亩;实施数字化精准耕种,能使土地产量提高5%。”杨巷镇农业农村局局长史俊伟告诉记者,今年杨巷镇水稻播种面积将在3万亩左右。

  6月6日,在江苏句容白兔镇解塘村,两台满载秧苗的插秧机在田间来回穿梭,留下身后一列列绿油油的秧苗,整齐地排列在稻田里。

  这批种植的110亩水稻秧苗,主要是有机越光水稻,在种植期间,不施化肥、不打农药。

  为了保障水稻生长过程中的营养,在前一年水稻收割之后,在田里面种植能培肥地力、改善土地耕作性能的红花草,在每年插秧之前配合羊粪一起翻耕在稻田里面。

  同时,在水稻生长过程中,对于杂草和病虫害,他们也采取人工和稻鸭共作的方式解决。

  据了解,解塘村是示范推广戴庄村有机水稻种植技术和生产经营模式的示范点之一。

  今年解塘村所有的秧苗都是由戴庄统一集中育秧,统一调运过来的,从前期的育苗开始到机械插秧、技术指导以及最后的收割,戴庄农机服务队做好了“一条龙”的全方位服务。

  上图中,这像荷叶一样的植物,你认识吗?

  清晨6点多,射阳县新坍镇芡实生产基地的芡农们正在将他们精心培育细心呵护了三个月的芡实秧苗小心翼翼地从育秧苗池采挖出,洗净根上附泥,小心地排放在桶中,搬运上车,准备去秧田进行第二次移栽。

  “这个芡实也叫‘鸡头米’,一般在二月底三月初开始小棚育苗。一个半月后,寄栽到大型苗池里面。在六月一号左右开始往大田里面移栽。”新坍镇为平家庭农场负责人尤为平告诉记者。

  不一会儿,1000余株秧苗就被移栽到了8亩水田里。由于芡实生长对水位、水质的要求很高,接下来的一个月,他们需要定期进行水位调节、人工除草和除漂管理。近年来,当地充分利用丰富的水域资源,大力发展生态芡实种植,形成了种植、采摘、加工、储存、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带动村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今年芡实种植面积大概1100亩,比去年增加了500亩。”尤为平说。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姚伟 江苏新闻广播/孙昕 江苏广电苏州中心站/施志鹄  我苏网/玉洁)

标签:正在获取...

来源:荔枝网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