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朝天宫民族小学作为南京市区唯一一所民族小学,少数民族学生人数占全校总人数的十分之一。今天(12月7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成果展示活动在该校举行。
现场,师生们一起种下石榴树,校方表示,希望孩子们在培植栽种石榴,欣赏石榴花,品尝石榴果的过程中,把民族团结的思想铸牢在心中。
走进南京市朝天宫民族小学,校园围墙上画着一个个穿着民族服装的娃娃。学校校长李万青说,学校有汉族、维吾尔族、壮族、蒙古族、撒拉族、满族、土族等十多个民族的孩子,大家一起学习,共同成长。“我们更加注重对孩子民族团结的教育,更注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
在学校一楼大厅,民族娃娃们齐动手,把自己的阅读感悟制作成一块块“城砖”,垒成小小的形态各异的城墙,“坚守民族气节,传承民族精神”红色经典阅读展是他们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各族儿女赓续革命的血脉,就可以筑起新时代的长城!
维吾尔族学生阿布杜瓦哈普今年13岁,和弟弟同在朝天宫民族小学,他说很喜欢在这里上学,尤其喜欢和老师同学们感受不一样的节日。“风俗上有不同的,比如春节,我们是没有的,但是和老师们一起过节,觉得很开心。”
校长李万青说,考虑到各个民族饮食上差异,学校特别设置了民族小食堂,家长可以选择为孩子带吃的,也可以在学校小食堂解决中饭。
每到节日,还会组织学生们一起去了解各个民族的文化习俗。“我们会通过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来让各个民族的孩子同过一个节,让孩子们去了解民俗文化,让孩子们能够对各个民族的风俗人情有更多的了解。同时,我们在教学上,在学校的发展上,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发展引擎。此外,我们还组织民族英雄故事节,让孩子们去讲民族英雄的故事,把民族英雄作为自己的榜样。”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为此学校搭建“四体六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模式,各族儿童在学校体系化的实践活动引导下,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现场,师生们共同种下了石榴树,“在石榴树的旁边,我们还会塑一个石榴打开的雕塑。石榴象征着民族团结,让孩子们在培植栽种石榴的过程当中,在欣赏石榴花石榴果的过程当中,民族团结的思想铸牢在心底。”李万青说。
此外,民族娃娃用极具民族特色的安塞腰鼓表演、葫芦丝表演等形式,表达了对民族艺术的喜爱和对民族文化的自信;游府西街小学小伙伴带来的英雄故事《军礼》和民族娃娃的情景剧《寻访红色记忆》表达着孩子们对英雄的崇敬,更表达了他们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诗朗诵《唱支山歌给党听》,是在中国共产党百年之际,老师们用最真挚的语言,将最好的祝福送给党。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沈杨 编辑/高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