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刚需 第五届南京集成电路才智论坛开出专业“药方”

2021年05月21日 15:41:43 | 作者:罗聪懿 | 来源:荔枝网 | 点击:正在获取...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2662b484e5e64a6d9fbc120da31f190a 32102856 2021-05-21 15:41:43 /a/20210521/2662b484e5e64a6d9fbc120da31f190a.shtml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短缺是制约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聚焦创新需求、产业需求,探索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培养新路径,5月21日上午,以“开放融合,守正出奇”为主题的第五届南京集成电路才智论坛在南京集成电路培训基地召开。江苏、安徽、广东深圳、浙江等地有关部门负责人、行业专家学者、高校代表、企业代表等300人参加。

  论坛主场设在南京江北新区。该区集成电路产业在短短三年时间聚集起 600 多家相关企业,形成了以集成电路设计为核心的完整产业链集群,在一张白纸上勾勒出 500 亿产业规模的“芯片之城”。南京市委常委、江北新区党工委专职副书记罗群表示,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将进一步聚焦 EDA 设计等“卡脖子”领域开拓创新,打造企业总数破千家、主营收入超 3000 亿元的产业高地。在实现这一发展目标的过程中,创新是最关键的、最核心的一环,而创新离不开人才。南京集成电路培训基地作为开放创新型培训基地,与各大集成电路企业合作,形成对人才的吸附效应。

  东南大学首席教授、南京集成电路培训基地主任时龙兴在主题演讲中介绍,南京集成电路培训基地从2017年开始,就一直在进行产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培养集成电路复合型产业人才为目标,是产教融合的补充与提升,通过案例、研讨和实训循序渐进模式进行培养。在过去的5年中,持续举办EDA、FPGA、嵌入式专业竞赛促进产教融合,推动企业与我们的粘合度,引领人才活动成效,构建起校企间互动的桥梁,围绕EDA、虚拟IDM、芯机联动的三大特色联盟,深化了校企间的多方合作。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产业人才培养,对非学历职业教育进行探索,紧扣企业和行业的需求,搭建721体系,围绕企业的需求,与国内外龙头/骨干企业,通过共建共享实验室与联合开发课程,培养产业人才。

  活动中,南京集成电路培训基地与企业合作的10个共享实验室揭牌。其中,围绕EDA人才培养和产学研合作,开展技术论坛、专业竞赛、课程实训等系列活动建设芯华章共享实验室、概伦共享实验室、国微共享实验室、华大九天共享实验室和芯行纪共享实验室。聚焦人才培养服务与支持平台,培训和教学环境,新思科技芯片设计共享实验室、创意电子共享实验室和芯驰共享实验室将以设计应用为牵引,构建生态。通过人才培养搭建人才池,通过市场推广构建生态,形成集成电路上下游企业深度联动和产业集群效应,通过创新发展助力产学研合作,龙芯共享实验室和鲲鹏共享实验室将以信创为基础,通过共享实验室、真实案例考试中心、真实场景实验中心等为学员提供真正的人才闭环体验,培养数字经济人才,积极推进信创产业人才培养。

  15个班级及课程全面开班启动。其中集成电路设计培训部、集成电路应用培训部和设计自动化培训部新开10个班级及课程,集成电路封测培训部、集成电路制造培训部、未来技术培训部和经济管理培训部也推出首批系列课程。目前,集成电路相关课程采取线上课程和线下课程相结合的形式,已推出首批线上课程43门,线下课程35门。

  同时,2021嵌入式芯片与系统设计竞赛、2021第五届全国大学生FPGA创新设计竞赛和第三届集成电路EDA设计精英挑战赛三大赛事也在活动中正式启动。此外,15家企业参与了南京集成电路人才春季招聘会。

  论坛上,安徽省半导体行业协会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陈军宁,深圳市半导体行业协会会长、南方科大深港微电子学院副院长周生明,浙江大学教授、浙江省半导体行业协会秘书长丁勇,摩尔精英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裁赖琳晖等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分别结合各自研究实践,从人才服务、产业发展、长三角区域协同、实训平台和课程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观点分享和阐述。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罗聪懿 通讯员/王彤 编辑/汪泽)

标签:正在获取...

来源:荔枝网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