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民族的抗战史上,有这样一支英雄的连队,在淮安市淮阴区刘老庄战斗中,82位年轻的勇士,面对20倍于己的日军,用血肉之躯捍卫了祖国神圣不可侵犯的尊严。如今,82位勇士用生命所诠释出来的“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已经深深扎根在刘老庄这片红色热土上,成为奋力谱写革命老区乡村振兴新篇章的奋斗底色。
松柏苍翠映陵园,丰碑巍巍缅英烈。3月18号上午,淮安市淮阴区组织机关干部代表、老兵代表、烈士亲属代表等来到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举行公祭活动,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78年前的今天,新四军第3师第7旅第19团第4连的82位勇士就将年轻的生命定格在了这里。
每年的这一天,烈士李云鹏的妹妹李爱云都会来到这里,扫墓祭奠82位烈士,至今已经整整52年,从未间断,今年75岁高龄的她又来到了这里。
李爱云说:“从拂晓到黄昏,没有吃一口饭,没有喝一口水,只有枪弹,只有流血,十二个小时都是在战斗,包括她哥哥在内的82位勇士没有低头,他们永远在奋战。我们今天的幸福就是无数的革命先烈用生命鲜血换来的,我们绝不要忘记过去;我们永远要拥护党,要听党话,跟党走,我们要爱军,我们的军队在边防战线上非常辛苦,我们要爱国爱党爱民爱军。”
1943年3月18号,正在淮阴区刘老庄修整的新四军三师七旅十九团二营四连82名指战员准备转移的时候,村的南面突然响起了阵阵枪响。1600多名日军来势汹汹,数千名群众危在旦夕,为了给人民群众和党政机关争取撤退的时间,四连决定就地阻击敌人。
在十二个小时里,战士们击毙日军170多人,伤敌200多人。而八十二个指战员全部壮烈牺牲,换取了人民群众和党政机关的安全转移。时隔70多年,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但英雄的背影却愈加清晰。
82位战士的赤子之心将始终闪耀在历史长河与人们心中,他们的宝贵精神将焕发出更加磅礴的新时代力量,激励后人在新的发展征程上奋勇前进。
铁军旅刘老庄连政治指导员杨晋也在现场许下了庄严的承诺:“我作为现任刘老庄连的指导员,将会把此次参加活动学习收获向全连官兵代以转达,在今后的练兵备战过程中,时刻以党为引领,时刻以刘老庄精神为引领,强化官兵的责任担当、血性担当,带着全连官兵不断拼搏奋进。”
英雄逝去,精神永存。“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八十二烈士的不朽丰碑正激励引领刘老庄镇发扬“拼”的精神、强化“抢”的意识、鼓足“争”的劲头,在新使命中勇挑重担、在新征程中勇攀新高,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近年来,刘老庄镇更是突出革命老区旗帜鲜明的红色标志,积极发展乡村游,促进爱国主义教育阵地与乡村游互相融合。去年,刘老庄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超5311万元,人均纯收入突破20000元。在八十二烈士精神的感召下,一幅乡村振兴的生动画卷正在这片红色热土上展开。
淮安市淮阴区刘老庄镇宣传科长李春峰告诉记者:“我们刘老庄镇的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自发来到烈士纪念园对烈士进行瞻仰,作为基层党员,我们将在学党史活动中,结合我们工作实际,发扬八十二烈士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积极为百姓办实事、做好事,推进乡村振兴。”
淮安市淮阴区刘老庄镇刘老庄村村民刘文举告诉记者,“听党的话,跟党走,生活越来越好,现在和过去相比,是天壤之别。没想到我们到晚年时候,能居住在楼房,各方面都非常好。”
淮安市淮阴区刘老庄镇镇长葛海伟说,“我们刘老庄将不断地挖掘八十二烈士精神的遗产,讲好红色的故事,并将其融入到新时代老区人民的精神风貌之中。那么对于我们镇党委政府来说,弘扬八十二烈士精神,我想就是要时刻牢记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这个理念,把群众的利益放在我们心中最高的位置,就是要千方百计地凝聚一切积极的因素,推动发展形成合力,我们要围绕红色文化、绿色产业、金色家园,突出打造好我们乡村旅游、高效农业、群众幸福的三张名片,努力让我们的小康成色更足、生态环境更美、刘老庄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郭奉铭 刘聪琳 淮安台 江苏新闻广播/张雪 淮安台/张德林 通讯员/丁洋 编辑/高若婷 蒋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