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委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明确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作为学生评优评先、毕业升学的重要参考或依据。《实施意见》明确,江苏将分段实施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探索劳动教育学分制。小学、初中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家庭要鼓励孩子利用双休日或节假日参与劳动。对于孩子们来说,劳动意味着什么?从劳动中又得到了哪些收获和启发?家长们又是如何看待劳动教育的呢?
小学四年级的陆同学因为个子在班级算中等偏上,所以一般都是在学校擦黑板,“有的时候还会为班级打扫教室,因为我来得比较早。”
王同学上小学三年级,他平时经常会整理书柜、擦桌子、做饭,“我最喜欢旧物改造。我可以把废弃的纸订装,改造成一个新的草稿本,这样我们就可以节省资源了。”
冯同学上小学五年级,做饭是她拿手的,“做番茄炒鸡蛋,或者青椒炒毛豆。我还会洗菜,我们只有把菜洗干净了,吃起来才会更加健康,更加安全。”
“比如说帮爸妈打扫房间,整理自己的床铺,还会在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时候自己做饭,爸爸妈妈回来之后让他们吃。我做菜的时候会把围裙和套袖戴上,还有戴上口罩和帽子,加强一切防护。”小学五年级的叶同学说。
徐同学上小学三年级,“我在家里会自己做蛋炒饭,烧面,还有西红柿炒鸡蛋,如果我一个人在家的话,我不会饿着自己。”
不过,也有一些小朋友表示,对劳动并不是很喜欢。
小学二年级周同学坦言,自己最不喜欢的就是扫地,“因为我每次扫地扫得灰尘到处都是。”
小学一年级的夏同学平时在学校会排桌子,扫地,“在家里面不怎么做事。因为我要写作业,而且家里面也有人做事。”
幼儿园大班小朋友张同学表示不喜欢做家务,“擦玻璃很辛苦。我做的时间很长,我很累。”
小学四年级学生陈同学认为剥毛豆很难,“因为剥毛豆剥得有可能会指甲流血,很疼的那种。”
小学二年级的孔同学表示最不喜欢的是洗盘子,“因为如果是冬天的话外面会比较冷,如果盘子抓不好就会掉下来,摔碎了会有点麻烦。”
杜同学上小学一年级,他表示自己没有时间做家务,“课外班作业太多,根本没有时间做家务。”
小学六年级学生王同学表示最难的家务是洗衣服,“因为首先你要找到污渍,还要把它洗掉,如果洗不掉的话衣服上还会沾一块,就很难看。”
在一些孩子看来,劳动是很有意义的,让自己明白了许多道理。
“每一粒饭都来之不易,所以都要珍惜粮食。”
“劳动很光荣,这样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美好。”
“它培养了我们手脑并用,让我们打扫的地方变得更加干净。”
“劳动必须要付出才有回报。”
“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以后我们长大了就可以自己独立了。”
“可以把劳动当成一种放松,我写完作业休息的时候,可以去扫地、拖拖地之类的。”
“之前做过一道番茄鱼,要剥番茄皮,妈妈告诉我要先用开水把皮烫一下,这样比较好剥,我觉得很有趣,这样可以整块撕下来。”
“劳动让我变得更有耐心,做什么事都可以享受其中,很有成就感。”
有的小朋友接下来想学会做西式甜点。“因为自己很喜欢吃这些。”
有的希望学会一些简单的家常菜,“这样就能自食其力了。”
小学五年级的冯同学还想学会整理冰箱,“因为家里冰箱有点乱。”
小学五年级的叶同学想学会洗衣服,“因为我的衣服现在都是我爸妈洗,但是我爸妈平时回来都比较晚,忙不过来。”
还有的想学会种一些花,“这样会让我们的环境更加美观。”
潘女士表示,如果不要求孩子做的时候,孩子一般不会主动做,“但是如果你安排给她做还是可以的。想把时间放在学习上面,多学一些课外的知识,所以基本上都不会安排孩子去做。”
费爷爷对劳动教育表示支持,“培养她小时候自立自主,动手的习惯,通过劳动要珍惜人家的劳动成果。”
李女士认为通过和孩子一起做家务,也增进了亲子关系。
费女士想要培养孩子多一些的兴趣爱好,所以给孩子报了一些补习班,“把时间都花在这上面更多一些,因此没有什么时间做家务。”她坦言,应该多做点家务,“但是我们代劳的还是比较多。”
家长朱爷爷看来,让孩子参加劳动倒不在于为大人减轻负担,“主要让孩子得到锻炼,使他知道生活来之不易,另外生活本身是有乐趣的。”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沈一秀 编辑/汪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