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今天(3月10日)从南京市场监管局获悉,南京严格执行 “进口冷链食品”从源头到终端全流程管控、全链条闭环监管,把牢冷链食品关,护航餐桌安全。“建立进口冷链食品数据链追溯体系”被列为南京市“2021年度十大民生实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2020年8月,南京提前研判市场经营环节疫情防控形势,果断提出对4家大型冷链食品批发市场、2家大型冷链食品企业,实施“驻场监管制+批批核酸检测制”。
记者也了解到,南京也是全国首批建成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的城市。2020年11月初,在全国首批、全省首个建成集中监管仓,凡进入南京市场储存、加工、销售的进口冷链食品,必须进仓检测、消杀。
截至目前,共进入集中监管仓39353批次、11.3万吨进口冷链食品,核酸采集118047份,检测全部合格,为全市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把牢第一道关口。
除此之外,南京在全省率先推广使用“江苏冷链”系统,成效明显。目前,“建立进口冷链食品数据链追溯体系”已经被列为“南京市2021年度十大民生实事”第一条“健全公共卫生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截至2021年1月中旬已基本实现企业“应入尽入”,首站赋码信息7571条,省内流转19377条。
制定进口冷链食品“防疫包干责任制”,市、区两级分别设置进口冷链食品监管专班;分局联合街道划分监管网格,辖区每个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明确2名防疫包干责任人,分别由属地街道及市场监管干部担任;每个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明确1名企业防疫责任人,并严格落实责任清单。
通过“地毯式”排查,建立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动态名录,市、区两级组成指导组,分板块每日督查,形成问题清单每日通报,定期开展“回头看”,逐一销号,实现“检查通报、严格执法、整改反馈”闭环管理。
同时,印制《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工作证》,明确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范围,要求从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通过组织建立食品安全志愿者队伍、建立健全奖励制度等方式加强宣传,确保各方力量应用尽用,形成群防群控格局。
着力打造南京市冷链食品电子溯源系统,一方面将“我的南京”APP中集中监管仓数据模块与省局冷链溯源系统对接,实现监管仓出库与企业首站赋码数据实时共享;另一方面把部分大型企业总部自有进销存系统与冷链溯源系统对接,避免企业重复录入,打通“集中监管+企业总部+消费终端”的电子溯源链条。
据悉,南京已经开展冷链食品安全专项执法行动,出动监管人员近2万人次,累计排查全市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者近16万家次,逐个严查细筛,快查严打违法违规行为,对现场不能提供有效的核酸检测报告、消毒证明、出库证明等台账资料的严格依法查处,对涉嫌经营未经检验检疫进口冷链食品的及时移送公安部门。
截至目前,已查扣问题冷链食品87252公斤,立案查处32件,有效阻断冷链食品疫情传播链条,切实防范冷链食品疫情输入风险,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沈杨 编辑/高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