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是第58个学雷锋纪念日,也是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江苏省各地开展了各式各样的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雷锋精神。
南京市中华中学在学校“植物书吧”举行了中华中学学生志愿者联盟成立揭牌仪式,并宣读志愿者联盟条例。学校将依托校内校外力量,加强对学生志愿服务的规范性和专业性指导。
为了更好地打造植物书吧,学生志愿者们都穿上了小围裙,跟随专业老师学习了植物养护知识,并且现场开始了自己的植物养护行动。
学生志愿者杜静怡说,“雷锋精神代表的是爱和奉献,从个人的层面来说,我觉得这是对我自己的一个提升,是对我未知能力的一个探索。参加志愿活动,可以跳出自己的舒适圈,也能方便大家生活,我可以整理书,给植物浇浇水。”
眼下,学校近300名学生志愿者,活跃在学校的生活区管理、食堂自管、常规检查、年级管理等各项活动中。
“‘学雷锋日’不仅仅意味着今天去做一件好事。对我们教育者来说,更应该唤起学生主动成长的渴望,激发他们参与到公益事务中。这种参与不仅能帮助到更多的人,也是自身生命体验的完善和充实。” 校长徐飞说。
这一天,长江路小学的少先队员们在党员老师的带领下走上街头给附近社区的居民们发放“小手拉大手,共做文明人——长江路小学娃给市民的倡议书”。他们向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们讲解垃圾分类的意义以及如何正确进行垃圾分类;耐心地讲述疫情防护常态化的重要性。
“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队员们还倡导大家都行动起来,一起学雷锋做好事,让涓涓细流汇聚起磅礴力量,汇聚成爱心的海洋。
长江路小学娃们热心公益、文明礼貌的表现得到了沿途居民的大力赞扬,纷纷表示会积极响应孩子们此次的倡议。
大队辅导员张思瑶老师表彰了来自各个中队在寒假期间开展了“美丽楼道’”志愿者服务活动的队员们。
长江路小学的少先队员们走进自己所住的社区,对楼道卫生进行全方位检查,发现扶手脏了擦一擦;发现地上的垃圾,拿起簸箕扫一扫……用持之以恒的实际行动,让文明之花在社区绚烂开放!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付出中提升境界,在实践中传播文明,在奉献中体验人生意义。
上午,“绿色古都 分类有我”2021南京市垃圾分类志愿者志愿服务活动正式启动。目前,南京共有三万名垃圾分类志愿者,今年,他们将继续活跃一线,提高居民垃圾分类正确率。
南京市垃圾分类志愿者服务总队副总队长范国宇说:“一个是继续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继续招募垃圾分类的志愿者,进行入户宣传、进行桶边指导;二是,我们要增大垃圾分类志愿者志愿服务次数,我们全年将达到700多场志愿服务活动。”
宿迁市黄河救援队志愿者走进马陵社区,对社区居民进行了安全应急培训,传递雷锋精神。
黄河救援队队长王爱东告诉记者,为了这场活动,他们提前一周时间就开始精心策划了,目的就希望大家都能够传承雷锋精神,争做一名合格的志愿者。
在南京市雨花台区紫荆广场,除了身穿红马甲、开展志愿服务的志愿者,两位白色外壳、蓝粉色衣裳的“小可爱”也分外抢眼,它们是负责科普宣传的机器人志愿者,这也是机器人志愿者首次亮相学雷锋志愿服务集中活动。
雨花台区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科科长惠子告诉记者:“我们希望在全区范围内打造一个志愿服务的样板,希望形成志愿服务的品牌化,营造人人参与志愿服务的一个良好氛围。”
更多详细报道,欢迎收听江苏新闻广播(南京地区FM93.7,苏南地区FM95.3)的各档节目:《江苏新闻联播》07:00-07:30《新闻早高峰》07:30-09:00《新闻晚高峰》18:00-19:00。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孙昕 沈杨 孙西娇 李秋雨 缪鹏程 宿迁台 编辑/高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