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知水亲水、节水护水”的新风尚 江苏鼓励各地打造特色水情教育IP

2021年03月02日 17:14:01 | 作者:王鹏 | 来源:荔枝网 | 点击:正在获取...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f8022a8a3e924d05afdfee94c4143c75 30167593 2021-03-02 17:14:01 /a/20210302/f8022a8a3e924d05afdfee94c4143c75.shtml

  记者3月2日获悉,江苏省水利厅日前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推进水情教育工作,明确要聚焦提升水情辨识度、教育丰富度和机制完善度,坚持改革创新、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力争到2025年基本构建“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水情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知水亲水、节水护水”的良好社会风尚。

  据了解,江苏水情教育工作起步较早、基础较好,呈现出良好态势。江苏特色水利工程与水文化有机融合,国家级水情教育基地、水利风景区、水文化展馆建设全国领先,通过多元载体,推动水情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影院,节水爱水护水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针对下一步水情教育工作如何推进,江苏省水利厅明确,要创先作为,以更高质量推动水情教育发展,全力做好江苏水情教育大文章。

  抓规划,强化水情教育格局构建。突出布局,立足保持长江生态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示范带作贡献;扛起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江苏水利担当,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人心。

  突出特色,里下河、淮北、沿江、太湖等各区域要挖掘水遗产、传承水文化,形成各自鲜明的水特色。突出青少年,通过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倡导节约每一滴水。

  抓文化,强化水情教育品质提升。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决策部署,坚持用红色治水文化感召人,充分挖掘其中的抗洪精神、革命精神和教育内涵。用传统治水智慧启迪人,注重古代治水思想和治水技术的发展,做到古为今用。用新时代水利精神引领人,讲好当代江苏治水故事。

  抓载体,强化水情教育网络建设。要加快设立水情教育基地,把水情教育作为水工程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持续提档升级水利风景区,努力实现水利风景区县级全覆盖。创新开展工程遗产认定,抓紧公布首批省级重要水利工程遗产名录。

  抓普及,强化水情教育模式创新。做强宣传覆盖,大力宣传水利改革发展成效;做大宣教品牌,充分利用好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开展主题宣传,鼓励各地打造各具特色的水情教育IP,扩大行业影响力;做精文创产品,通过水情教材读物和电教视频,倡导人水和谐,传递正能量。

  抓长效,强化水情教育机制完善。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水情教育工作摆在水利工作的重要位置,明确责任机构,加大投入力度,构建工作网络;加快培养覆盖行业内外的水情教育专家团、志愿者、讲解员等多层次支撑队伍;形成水利部门牵头、多部门齐抓共管的长效联动机制,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水情教育。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王鹏 编辑/高若婷)

标签:正在获取...

来源:荔枝网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