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月26日)是元宵佳节,节日期间,电力保障工作容不得丝毫差错。“10千伏伯先1T15开关柜开关手车因绝缘性下降出现放电声,经机器人巡检发现并操作处理,放电声消失,西津渡景区供用电平稳。”镇江供电公司变电运维室的工作人员,正在透过屏幕实时监测镇江110千伏云台变电站,在那里,一台灵巧的机器人正伸展“长臂”,根据远程指令,在云台变开关柜面上进行着精密操作。这是全省首台地面式移动巡检操作机器人,随着它的投入使用,也实现了变电站的无人运维。
变电站是电力传输体系的“中枢神经”。以往遇到线路故障时,需要运维人员赶赴现场抢修,进行倒闸操作,流程繁琐且耗时。如今有了机器人,运维人员无需到达现场,只要通过变电运维室的“机器人集中控制平台”下发倒闸操作指令,机器人就会来到故障柜体,完成紧急分闸解锁及操作动作,及时切除故障线路。“时间节省了一半,也保障了运维人员人身安全。” 镇江供电公司运检部副主任包磊介绍。
据了解,该机器人面向10~20千伏开关柜设备,配备了多传感数据融合室内导航技术、3D视觉高精度避障系统等,使其成为运维人员的“眼、耳、手、足”,能够完成开关柜设备巡检、倒闸操作、应急情况下的紧急分闸等流程。“利用轮式地面行走替代悬挂式轨道移动,使机器人具备更高的操作灵活性,降低了建设成本。” 包磊解释。
智能操作机器人的应用与推广,不仅能够高效保障供电,释放出一线班组人力投入到其他工作中,还使得班组业务在线化、状态可视化、作业移动化迈出了一大步,有效提高了巡检工作效率。
(来源:江苏广电镇江中心站/冯源 通讯员/王亮 单光瑞 编辑/俞思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