罱泥、扒笮、布水草 泰州出台《条例》用传统方式保护垛田风貌

2021年02月24日 17:32:28 | 作者:沈骁 | 来源:荔枝网 | 点击:正在获取...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a2835bc9d17a4ea09b45cd5ddf9a6610 30021988 2021-02-24 17:32:28 /a/20210224/a2835bc9d17a4ea09b45cd5ddf9a6610.shtml

  记者2月24日从泰州市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泰州市垛田保护条例》将于下月实行,细化各方职责,破解因保护部门不明确、保护权责不清晰等制约垛田保护的难题。

  垛田是泰州市里下河地区特有的一种农田地貌,是人工开挖网状深沟,扒取湖荡、沼泽的泥土堆垒形成的,多面环水、水田交错、形态各异的垛状农田,是悠久农耕文化的历史见证。目前,主要分布在兴化市千垛、沙沟、垛田等镇(街)以及海陵区华港镇和姜堰区淤溪镇,总面积6万多亩。近年来,垛田在文化、旅游、科研等方面的价值逐步显现,影响不断扩大:2013年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成为第一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4年该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评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成为江苏首个也是迄今唯一获此殊荣的遗产项目;2019年兴化垛田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但与此同时,垛田也面临垛体高度下降,水域淤积严重,传统耕作技术濒临失传等问题。为此,泰州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泰州市垛田保护条例》以加强垛田保护,传承和弘扬垛田传统农业文化,推动垛田永续利用。

  泰州市人大法制委副主任委员、常委会法工委主任钱刚介绍,《条例》从立项到起草修改审议,再到获得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历时一年,共六章三十条,主要包括总则、保护规划、保护管理、利用和传承等方面。《条例》以整体谋划、分级保护、突出重点为思路,努力绘就一张精准、细腻的垛田保护规划图。

  “虽然90%以上的垛田在兴化市,但海陵和姜堰两区遗存的垛田,也同样底蕴深厚、别具特色。”钱刚介绍,《条例》打破区划限制,立足里下河区域整体,从市级层面编制垛田保护规划,并强调该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以及河道保护规划等的衔接协调,避免垛田保护各自为战,无序重复。同时,设计分级保护制度,将垛田保护区分为一般保护区和重点保护区,规定被认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垛田区域、兴化千垛景区、李中水上森林景区应当划入重点保护区,并要求在保护规划中明确重点保护区修复目标、具体举措、时限等内容,保证最精华的垛田,得到最精心的呵护。垛田的耕种和日常维护,只能采用“罱泥、扒笮、布水草”等传统方式,不得破坏垛田水系和风貌。

  (来源:江苏广电泰州中心站/沈骁 薛苏阳 编辑/徐金吉)

标签:正在获取...

来源:荔枝网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