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2月21日)开始,为期5个月的多媒体艺术展"未完成"在南京展出,一批反映南京近百年变迁的绘画、摄影作品在艺术展上亮相,其中还包括徐悲鸿、朱自清等历史名人在南京创作的作品和书信。
本次展出中最大型的一个作品是艺术家石青的装置,它用到了很多的元素,包括金属的框架、木条、植物,这件作品表达的是怎样的意思呢?
艺术家石青告诉记者:“这个作品跟浦口火车站有关系,这些植物一方面是真实的环境,南京属于长三角地带,植物茂盛的自然景观,老的浦口火车站对当时中国的影响,甚至比现在高铁还要重要,作为现代性的交通的枢纽,它是从南方到北方的过渡。鲁迅去北京的时候,书中描写了在南京换车,包括朱自清还有很多的人都有写到这个火车站。在连接南京和北京的时候,浦口火车站这个节点也显得至关重要。”
徐悲鸿以创作水墨画奔马主题为世人所熟知,其实他在油画方面也是有相当深的造诣。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幅他创作于1939年的油画,叫做《光第·风景》,这幅作品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策展人刘林说:“徐悲鸿和南京是颇有渊源的,他当时一直在南京教书和创作。这幅油画是他从南京搬去重庆后,为了纪念这段美好时光,把他们的私宅用艺术的方式记录了下来,笔触特别细腻,寄托了很多他对这个地方的情感。”
此次展览的特点在于将历史文献和艺术创作交错排列,形成对话与互动。展出的历史文献形式包括书信、手稿、纪录片、照片、地图等等。此次展览,美术馆邀请了一批当代艺术家以当时的历史为灵感来源进行相关的创作,创作形式丰富多样,包括纪录片、绘画、装置等等。受邀艺术家有成佳亮、崔洁、福泰基、胡昀、李巨川、倪有鱼、邱岸雄、石青和张永和。
此次展览在南京四方当代美术馆举行,将持续到明年5月17日,展览期间,四方当代美术馆还将举行一系列与城市空间有关的公共项目,号召大家一起参与,探索南京历史与城市空间的可能性,有兴趣的市民可以去现场看看。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方晨 编辑/国正)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