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底,承载了南师大人85年书香记忆的南京师范大学随园的华夏图书馆将正式闭馆大修。
华夏图书馆建于1934年,由美国著名设计师亨利·墨菲设计,是一座斗拱、大屋顶式建筑。在1984年之前,华夏图书馆是校园里唯一的图书馆,它见证了50年间所有南师大学子的成长。
听闻图书馆即将闭关大修,许多南师大学子、校友都前来打卡留念。
1980级中文系校友特地结伴前来,穿梭在高大的书架间,仿佛回到了39年前的学生时代。南京师范大学1980级中文系校友何玉平说:“我们想看看他现在到底什么样了,因为毕业之后我们就没有进来过。”
南京师范大学1980级中文系校友王海燕回忆说:“有时候来要抢座位,我就记得阅览室,如果冬天来的话,阳光很好,都是长条的大桌子,里面总是坐得满满的。”
华夏图书馆外表古典,内部结构和陈设却很“洋气”,处处透露着亨利·墨菲这位美国设计师的“小心机”。图书馆完全采用钢筋水泥结构,人称“不怕火烧的楼”;地板铺以方块软橡木,为的是人走在上面没有声音,不会惊扰专心阅读的师生;图书馆三楼有一个电动图书提升机,是85年前的“高科技”,展现着这座图书馆在建成之初的先进。
除了供南师大学子阅览借阅的功能,华夏图书馆还承担着一个“重大责任”,那就是样本图书的存放。华夏图书馆负责人胡滨说,样本图书存在的意义是要把这些人类文化的宝贵财产永久流传。做研究的老师和学子,如果在普通图书馆找不到所需的书,就会到华夏图书馆来借阅。样本图书的借阅有着严格的规定,“这样也带来一个极大的好处”,胡滨介绍,“样本图书的全面性和丰富性都更为突出”。
华夏图书馆到了85岁高龄,其图书馆功能和硬件设施都出现了一定的局限性。华夏图书馆的藏书量越来越大,而面积有限。三楼的书库,有些书因为摆放不下,只能堆叠在书架之间的地板上。二楼靠南的一个大房间,原本是阅览室,温暖的阳光透过大片的落地玻璃窗,格外明亮。但由于书籍过多摆放不下,这里变成了书库。胡滨对这个空间功能的转变非常遗憾,他表示修缮之后,一定要让这片明亮的空间变回阅览室,让读者享受温暖静谧的阅读时光。
不仅如此,图书馆的一些硬件设施也出现了老化状况。为了方便学校的师生们更好地查阅学习,也为了图书馆能长寿下去,接下来,它将进入为期两年的“闭馆大修”阶段。
胡滨说,修缮的时候有一个原则,就是:修旧如故。不论是台阶、地板,还是天花板,都会恢复到最初的样子。图书馆内还有一些充满了历史的味道的旧书柜等家具,修缮之后都会重新投入使用,让读者真正感受到民国时期的老味道。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黄迪 史斌燕 孙璐荃 编辑/韩瑜)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