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阿姨衣服都是捡来的 却年年包百斤粽子逢人就送?原因看哭了(视频)

2019年06月06日 14:12:16 | 作者:孙昕 王爽 | 来源:荔枝网 | 点击:正在获取...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c47329c3603047ef9d9bccf3e211b73b 18788720 2019-06-06 14:12:16 /a/20190606/c47329c3603047ef9d9bccf3e211b73b.shtml

  从20多年前开始,每年端午,苏州的李新科阿姨都会包百斤左右的粽子,免费送给周边的人,无论是否认识对方,她都会热情地邀请品尝。可这样一位大方善良的老人,对自己却极其“吝啬”:每个月的生活费不到200元,大部分家具、衣服都是从垃圾堆里捡回来的。

  她告诉记者:“生活不应该奢侈、浪费,能把幸福和方便带给大家也是一种快乐。”而她所做的这一切,都源于对已逝母亲的一份承诺。

  提前半个月准备,百斤精品粽逢人就送 

  又是一年端午。早在半个月前,苏州养蚕新村的李新科阿姨便忙碌开来。每天凌晨3、4点雷打不动起床包粽子:3片粽叶排开去头,握成圆锥形,灌入泡好的糯米、红豆,再将锥口用粽叶覆上,包裹成三角状,用1尺2寸长的棉线紧紧扎牢,不到半分钟,精致紧实的小脚粽便“诞生”了。

  包完两锅的量,便端上炉灶小火慢煮。李阿姨说,自家的粽子得煮上7个小时,一天十几个小时下来,能做出上百个香糯可口的粽子。煮好的粽子,李阿姨会用竹篮装好,挨家挨户送给社区内的独居老人、困难家庭,剩下的,则会邀请素不相识的路人品尝。

  有些人拿了粽子后会很不好意思:“谢谢啊,哎呀,你看,我们也没什么东西给你的。”李阿姨总会爽快地回复:“你的笑容就是给我最好的礼物啊!”虽然不图回报,但每当听见别人夸赞:“您做的粽子真好吃,”李阿姨总会格外高兴,甚至有些孩子气般非得再多送别人几个。

  这份欢喜,透露着李阿姨对这门手艺的自豪:“我可以从一片叶子的,包到五片叶子的。迷你粽、和合粽,小脚粽......这些我都会包。”

  母亲教的不仅是手艺,更是做人的道理

  李阿姨说,包粽子的技术,传承于母亲。母亲年轻时是一个普通的工人,因为粽子包得好,每年,周围邻居总会买好糯米和粽叶,请她帮忙加工。而母亲,总是全部应允,并且从不收工钱。

  5岁开始,李阿姨就陪着妈妈包粽子,年复一年,自己也学会了。“包粽子的时候不能说话,容易分心”,“粽子的四个角得捏好,不然会很难看”......这些来自妈妈的叮嘱,李阿姨至今烂熟于心。难以忘记的,还有母亲的那份善良与正直:帮隔壁行动不便的老人送水,每天两次,雷打不动;家中有的好东西,总会想着分给困难的邻居......母亲总会说:“自己家里艰苦一点没什么,要把方便带给大家。”

  1993年,李阿姨的母亲过世,临终前,母亲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我走了,你一定要坚强,好好活着,做一个好孩子。”李阿姨说,从此之后,包粽子于她而言,有了更加特殊的意义。

  不忍浪费,穿着“垃圾”也很快乐

  为了让大家吃得满意,李阿姨对原材料的品质很是“挑剔”:粽叶是提前订购的,从太湖芦苇上一片一片现剥的;糯米、红豆也是从大超市购买的优质食材。她说,自己从没计算过花了多少钱,只是坚持:“给别人吃的,一定得是最好的。”

  别看她对粽子这么舍得“下本钱”,对自己可“吝啬”到了极点:每月只用1吨水,家里大部分的衣服和家具都是从垃圾堆里淘来的,一个月的花销不到200元。很多人不理解,明明退休工资不低,李阿姨为什么要做“垃圾婆”?李阿姨说,捡垃圾,最大的原因就是不舍得:“一件衣服做工都要三十四呢,又没坏,拿回来洗洗就能穿,扔了多可惜。”而捡垃圾省下的钱,李阿姨会把它们定期捐出去,捐给更有需要的人。

  在李阿姨的家门前,挂着一副字条:“儿时记忆,难忘母恩”。她总说,她能够回报母亲的,就是始终“做个好孩子”,将母亲的善良与勤俭,伴着粽香传承下去:“做人要把幸福、把方便奉献给社会,不要太强求生活给你什么回报, 只要健康快乐就好。只要有能力,有力量,我就会一直为社会奉献下去。”

  更多详细报道,欢迎收听江苏新闻广播(南京地区FM93.7,苏南地区FM95.3)的各档节目。《江苏新闻联播》07:00-07:30《新闻早高峰》07:30-09:00《新闻晚高峰》18:00-19:00。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孙昕 王爽 编辑/国正)

标签:正在获取...

来源:荔枝网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