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参加“研学游”将影响中考成绩?学校不应介入营利性行为

2019年04月18日 15:52:15 | 作者:刘正美 | 来源:荔枝网 | 点击:正在获取...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9b0e87986d1c44ac84c44fd09020f84f 18250193 2019-04-18 15:52:15 /a/20190418/9b0e87986d1c44ac84c44fd09020f84f.shtml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关于“研学游”的讨论不绝于耳,往往会成为热议话题。近日,北京发布的2019年中招政策,首次将综合素质评价纳入中考成绩。该市一些中学将学生研学旅行表现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有家长疑问,这是不是强制学生参加“研学游”活动?

  据了解,国内5日研学旅行价格一般在3000元至5000元,境外两周研学旅行费用约为3万元至5万元。虽然多数研学旅行自愿报名,但由于学校将其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一些家长不敢不报。对此,有关校方表示,学生可以用其他实践活动代替研学旅行。

  其实,教育部等11部门在2016年就发布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提出中小学要对学生参加研学旅行情况和成效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逐步纳入学生学分管理体系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目前四川、湖南、广东等多个省份已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而我省也在今年3月19日首次发布了46条适合江苏中小学需求的研学旅游产品,包括6个自然观赏类、20个知识科普类、11个体验考察类、3个文化康乐类及6个励志拓展类线路。

  边玩边学,寓教于乐。应该说,“研学游”从制度的设计来讲是好的,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将研学旅行和综合素质评价挂钩本身没有问题,但学校应事先采取家长听证会等方式,对研学旅行的方案、具体项目的价格、活动内容以及综合素质评价方式等内容听取家长的建议。“研学游”最大的问题,是由之所牵出的学校深度介入营利性商业行为的扭曲立场,及其用自身教育支配权裹挟学生和家长“消费”的功利做派。只有实现学校评价权、赋分权与商业“研学游”的彻底切割,学校只管“评价”,只管“考核”,至于到哪里去“研”,到哪里去“学”,到哪里去“游”,是学生及家长的事儿,学校不蹚这一“浑水”,不从中“摸鱼”,才能真正让研学回归纯粹、轻装出发。

  “研学游”常常被看作是一种教育教学乃至文化交流活动,这在很大程度上模糊、掩饰了其“商业行为”“消费项目”的本质。“研学游”其实就是一款收费的旅行产品,应该由学生、家长直接和旅行社讨论行程安排、价格制定、服务方式,学校不应该瓜田李下,牵涉其中。

  更多精彩节目,请关注江苏教育频道周一至周五21点35分播出的《江苏教育新闻》栏目。

  (来源:江苏教育新闻记者/刘正美 编辑/赵恩婕) 

标签:正在获取...

来源:荔枝网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