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傍晚,南京市儿童医院的手术室里传出了阵阵欢呼声,“取出来了,终于取出来了,患儿生命体征一切正常,太好了”,呼吸科赵德育主任终于松了口气,手中的异物钳上夹着一根弯曲的大头针。这根大头针是赵主任刚刚从一名9个半月男童的气管中取出,针长约4厘米。
宝宝误吞三枚大头针 其中一枚竟呛入气管
9个半月的方方(化名)来自苏北,1月1日下午五时许,独自坐在床上玩耍的方方发现了妈妈做手工后没有收好的针盒,里面放满了大头针,他拿起大头针就放进了嘴巴。正巧进来的妈妈看见了方方的这一举动,立即上前制止,掰开方方的嘴巴检查,从口中掏出了还未咽下的两枚大头针。不幸的是,还是有一枚针在孩子哭闹的时候呛了下去。
爸妈即刻将方方送至当地医院就诊。医院的CT报告显示大头针被呛进了气管,横在了左肺主支气管中。当地医院结合异物的特征,分析了检查报告,并尝试用支气管镜检查术取出异物,但并未成功,遂建议家长转至南京市儿童医院作进一步治疗。
纤支镜代替开胸 将手术创伤降到最低
1月3日,方方被送至南京市儿童医院急诊,医生得知患儿异物吸入史,查看了报告,便立即将其转入心胸外科重症监护室(CCU)。南京市儿童医院心胸外科主任莫绪明教授介绍:“患儿入院时吸入异物已两天,并且大头针的尖端扎入肺组织,患儿可能存在感染,情况非常不稳定,因此必须先实行抗炎治疗,防止感染的扩大,再行手术取出异物。”
“面对这样的病例,如果采用开胸手术取出异物固然可行,但孩子太小了,开胸孩子造成的创伤非常大,并且术后气管不易完全愈合,有可能形成气管狭窄,直接影响孩子的正常呼吸,”莫绪明教授表示,“所以,我们考虑是否能够借助胸腔镜、纤支镜取异物,尽量避免开胸,将创伤降至最小。”莫绪明随即联系了呼吸科赵德育主任会诊,商议手术方案。
医生比对了家长带来的异物样本,大头针长度约4公分,针头非常尖锐,如果在取出的过程中稍有不慎,则可能刺破主动脉,引起大出血,那孩子就可能有生命危险。赵德育说:“我们从没有为这么小的孩子取过这么长的尖锐异物,异物已扎入肺组织,想要毫无损伤地取出异物,难度非常大。”
但最终与莫教授研究后决定,呼吸科先用支气管纤支镜尝试取出异物,与此同时莫绪明教授、戚继荣主任等组成的心胸外科专家团队作为坚强后盾,在手术室随时待命,万一术中出现大出血等紧急情况,可立即实行开胸手术。两套方案并行,在取出异物的同时保证患儿生命安全。
胸外科全程保驾护航 顺利取出长针
1月7日下午四点,赵德育带领的呼吸科团队在心胸外科的专家护航下开始了手术。支气管纤支镜经喉进入,在左主支气管上段见一圆头珠针,针体自左主支气管官腔3点钟方向刺入支气管壁。
为避免针头损伤重要组织和器官,赵主任利用纤支镜纤细柔软的特点,先将大头针用异物钳向远端推送。随后,通过床边胸部X光片,确认针体已退至管腔内,周围已经没有重要的血管和组织之后,再夹住针体向外拉取,拉取的每个动作都必须精准且谨小慎微。
终于,经过将近两个小时的努力,大头针被成功取出,患儿无明显创伤,气管组织无明显损伤,送至CCU继续监护和治疗。
目前方方已经脱离呼吸机,很快将转入普通病房。
医生在此特别提醒家长,儿童误服异物的情况在儿童意外伤害中非常多见,家长一定要时刻注意孩子的监护,尤其是缝衣针、大头针、剪刀等尖锐的物品一定要远离孩子,放置在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一旦发生此类意外,要及时将孩子送至医院抢救。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张祖名 编辑/韩瑜)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