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新生:绵竹产业里的江苏基因

2018年05月11日 16:00:23 | 作者:孙茂强 | 来源:荔枝网 | 点击:正在获取...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5af5481df3ca6264ac297ec4 14188493 2018-05-11 16:00:23 /a/20180511/5af5481df3ca6264ac297ec4.shtml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十年来,在江苏、绵竹两地人们的共同努力下,绵竹的产业面貌焕然一新,两地人的情感纽带也更加结实。系列报道《十年,新生》,今天播出第五篇《我们的产业里充满了江苏基因》。

   在绵竹市九龙镇,有一座远近闻名的“绵竹江苏高效农业示范园”,当地人都亲切的把它称为“聚宝园”。十年来,这座由江苏援建的农业示范园,直接辐射农田5000多亩,已经带动了周边近千户农民靠养殖业发家致富。

  在园区一个草莓大棚里,种植户谭绍华正在跟江苏镇江市农科所的王伯生打电话。

  “现在四月十几号了,这两天发草莓苗迟不迟啊?我用老苗来繁殖草莓苗,能繁殖出来吗?谭绍华问道。

  王伯生耐心的给他解释:“这两天不迟的,我们这里也才刚刚栽下去。用老苗繁殖不起来,因为老苗上面有病害了,怎么繁殖起来呢?

  说起镇江“草莓大王”王伯生,当地人都竖起大拇指。他们说,江苏农业专家们,“不仅给苗子,还给我们技术”。种植户谭绍华2009年还是示范园里的一名普通农民,现在他是高效农业示范园的园长。

  谭绍华表示:伯生,带领我们种草莓,我们跟在后面学技术。带动了很多农户。现在草莓可以卖25元一斤。”

  绵竹市农业局产业股的皱明华告诉记者,江苏的专家带过来的不仅是技术,还有崭新的理念以及对工作热火朝天的干劲。苏援建指挥部的人员都下来劳动,有个赵亚夫,70多岁,为了尽快让自己适应绵竹的潮湿气候,他连续在大棚里挖了四天的地,身体出了一身汗,他就能快速适应了,我们本地人都很感动的。”邹明华说。

  地震后,绵竹市的工业产业受到重创。输血不如造血!一年半的时间,援建人员在当地建成了第一座工业园。如今,绵竹江苏工业园已由当初的2.5平方公里,变成12.5平方公里。今年1月份,开发区正式荣升为四川省级高新区。

  总部原位于绵竹土门镇的仟坤集团,在地震中遭受重创,但在政府的支持下,于2009年搬迁至绵竹江苏工业园,并顺势调整了部分产品结构,发展方式和速度远远超过地震之前,集团办公室主任叶继坤表示:江苏工业园的整体规划规范,基础设施条件完备、交通便利。以前在乡镇的时候,道路比较窄,运输不方便,现在援建之后道路交通有很大的改善,现在我们这个企业,旁边就是德茂公路德阳到茂县这一段,我们的产品上公路都非常方便,都挨着公路。

  绵竹高新管委会副主任何安贵表示:苏援建给了我们非常好的基础条件,也给我们园区在规划上设立一个非常高的平台,我们先后组织了好多人到江苏去学习,学习他们建设园区的经验。而江苏恩人把他们的经验保无保留地传授给了我们。所以我觉得,在这样一个时刻的话,我们更多的是对江苏的亲人们,充满了一种感激。”

  行走在绵竹的乡间农田里,记者不时会看到在江苏常见的标语牌——“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销、实现农民富”,这些标语让记者既亲切又欣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援建总会结束,但技能一旦掌握,绵竹的百姓依靠自己的勤奋,就能走出新的道路,十年来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祝福绵竹,未来更美好!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孙茂强 编辑/赵恩婕)

标签:正在获取...

来源:荔枝网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