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理工大三男孩完美“逆袭” 考取北大研究生

2016年05月03日 13:19:00 | 作者:月亮 | 点击:正在获取...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3年前的高考,他以576分压着南理工的录取分数线进了南理工,被调剂到物理专业的。两年半后,刚刚大三的他,报名参加了2016年的全国硕士统一考试, 考出了343高分,这一分数远远高出了北大基本分数线310 。和大四的考研的同学比较,这个成绩也是佼佼者。

五一期间,他收到了来自北京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录取消息。这个年仅20岁的安徽小伙,用近乎完美的表现,完成了一个超级“学霸”的进阶。

1.80米左右的个子,头顶上长出的一些白发,对于20岁的周杰来说,有点醒目。更让人称奇的是,两年半的时间里,他不仅完成了别人四年完成的学业,还实现很多人四年也实现不了的北大梦。这个不善言辞的小伙,他憨厚地说,我只是个计划和目标都非常明确的人。

“我只想看看自己到底行不行 ”

2013年,本来已经获得中国科技大学自主招生资格的周杰,因为高考失利,以576分压线调剂到了我校理学院的物理专业就读。“我本来第一志愿是数学的,开始还想参加理学院实验班,但因为分数不高都没成功。”带着一些失落,刚入校的周杰,从学校学生手册上了解,只要自己好好努力,就有可能提前从大学毕业。于是,他就下定决心,争取大三毕业,“尽管有缺憾,但是一直以来的理想不仅没有淡化,反而令我时刻警醒,用更高的要求来要求自己。至于毕业这件事,我只想看看自己到底行不行,这样我就能多个机会尝试。”

于是,他开始一步一步制定执行自己的计划。大学一年级,他的目标是提高成绩的绩点。于是,在别的同学还在处于大一迷茫期的时候,他已经认真学习。大一上学期,他的每门功课都在整个理学院都名列前茅。从大二下学期开始,他重新小调整了自己的计划,那就是将学分修到最大数,这半年,他修了32个学分的课程。大一结束时,他以年级第二的总成绩获得了国家奖学金。大二上到大三上学期,他每个学期修的学分都在40分以上,正常在校的大学生修的学分在20-30之间。从大二开始,他开始调整自己的方向,在继续最大数量地选修学分之外,因为考虑到大三考研需要,他同时开始选修了学校英语的双学位:“这对我学英语很有帮助,也可以为考研和将来的科学研究做准备。”也是在这个时候,他渐渐地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定将物理作为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考虑到物理需要很好的数学基础,繁忙的学习之余,他积极参加各种数学竞赛。炎热的夏天,他利用暑假的时候在校自学《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等课程,有些课他从来没有接触过,他就抱着厚厚的书本自学。一个暑假过后,他参加了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非数学专业组全国决赛 ,获得全国一等奖的好成绩,这也是我校历史上的最好成绩。

目标在不断调整实现

“冲击北京大学大学的物理研究生,并不是我开始树立的目标。”周杰说。因为准备大三时考研,从大二暑假开始,他同时开始刷各个学校的考研题,包括北京大学的物理专业的考研试卷。做完了,周杰感觉到,北大的卷子还好,不难啊。于是,他为自己树立了一个目标,试着冲击一下北京大学的物理专业。在这之前,因为已经对物理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已经选修的和物理相关的诸如《量子力学》、《电动力学》、《数学物理方法》等公认最难的课程上都取得了95分以上的高分。

报名参加考研前,学校规定修满170多的学分就能顺利毕业,他用了两年半的时间修了183.5的学分,还不包括利用周末时间选修的英语双学位的课程的30个学分。因此正常情况下今年除了本科学位,他还能拿到英语双学位的辅修证书。

到了,大三,他一边准备考研,一边将自己的重心转向科研,目前,他跟着理学院的青年博导阚二军进行科学研究,他的毕业论文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这样一个别人眼中的超强学霸,“我并不是觉得自己是个特别聪明的人,虽然在抽象思维方面有一点优势,但是动手能力并不比一般人好。在我看来,自己取得的成绩归功于切合实际的明确目标以及对专业的执著与热忱。” 大二下的时候,对于周杰来说,有阵子抉择尤为艰难。当时临近考研了,但是之前周杰感到自己状态不好,课外的项目投入多但是收获少,“特别是当时我担任组长,信心满满组了一个小组参加学校的数学建模大赛,可是小组连学校的选拔都没通过。”这让周杰感到,再这样下去可能导致自己顾此失彼甚至一事无成,还会影响正常的课程绩点。通过仔细分析自己的情况后,周杰觉得,再准备几个月考研成功并非奢望,于是他选择了继续坚持。就像他一直相信的那句话,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他说,“人的认识都是不断深化的,只有不断接受检验才能明晰。我的计划和目标都是根据自己的实力去确定的,是属于切实可能的目标和计划。做北大的卷子,觉得自己还有些希望的,也让我对自己的能力有个了一个更加清楚的判断。如果情况的确不乐观,我可能也会转向其他更为可行的目标。”而他就是那个对自己能力有足够了解的自知小子。

分得清主次、耐得住寂寞

这个作息时间表,是周杰最繁忙时的大学生活中一天。“周一到周五 6:30起床;7:00 吃早餐;8:00-12:10 上课;12:10-12:40 午饭; 12:40-2:00在教室写作业、散步; 2:00-6:15 上课 ;7:00-9:25 上课。” 大二之后上双学位的课为了完成自己的目标,必须要分得清事情的主次,这是周杰给他自己定的原则,这个年轻人身上有着年轻人少有的老成。“我也牺牲了很多其他的兴趣,像当初社团招新,在填完申请参加棋社的表后想起与下学期高数竞赛辅导课要冲突就放弃了。有时看到别人有充足的时间来安排自己的爱好,有时,我也想自己放松一些,但是想到应该完成的事情还没做完,我也就忍住了。毕竟,对我来说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也是娱乐的一种方式。”

繁忙的学习之余,周杰也会选择在校园里转转,散散步,让自己的大脑更加活跃。也会参加一些参加过院里的一些他认为有意义的活动,例如演讲比赛、学霸开讲、校庆合唱等等。“因准备不足(其实本来也只想重在参与),如我所料,全都止步第一轮。” 即使被北大录取,周杰还没明确要不要去,“因为我还把握不住这个专业是不是适合自己,同时我也完全可以好好准备再次尝试。将来我还是想做物理研究,我认为物理的确更适合我。”

这个180的大个子男孩,嘴角露出的是年轻人不多见的一种坚毅。周杰这么多年的努力,基本没有休息的时候,这让年级辅导员朱继业有点心疼这个大男孩,“我真的希望他能再前行的路上慢点再慢点,可以偶尔停下脚步,享受一下属于年轻的开怀大笑。” 而周杰说,“我计划在国外名校读博,继续从事物理相关的研究,但是目前我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现在我只是处于追赶的过程,尽管显得有些匆忙,继续坚持现在的生活毫无疑问是必要的。也许等哪天觉得自己差不多具备相应素质后,我才能过一个稍微悠闲一点的生活。”

标签:正在获取...

来源:荔枝网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