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人发现,招聘出现大量“奇葩”岗位:爱臭美的AR美妆工程师、爱逛街的全息影像建构师、语音AI方言训练师、城市灾难设计师、强迫症芯片验证工程师、反核打击/高铁防脱轨设计师、耐得住寂寞的机器人陪伴师……事实上,这并非首次出现“奇葩”岗位。此前,阿里还出现过“乱开车”的无人车AI训练师、爱听歌的声音分析师等岗位。“奇葩”岗位频现背后,是新技术强大的就业创造能力。据悉,新技术已带动了超过250万个新兴就业岗位。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相关从业者一贯给人“高精尖”的技术人员印象, “奇葩”岗位则让人们看到了这些从业者的另一面。例如,由于芯片设计一旦出错必须从头再来,成本极高,因此达摩院平头哥特别招聘有强迫症的芯片验证师,以追求完美的心态给芯片设计“挑刺”。
此外,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各行各业的改造日益深刻,相关岗位越来越注重跨界融合的能力。例如,声音分析是天猫精灵做声学设计和开发团队的一项工作,为了让用户拥有完美的收听和交互体验,团队六人全部是国际音频学会AES的会员,且有五人拥有金耳朵证书。
近年来,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技术的发展引发了舆论对就业问题的持续担忧,科技公司用实践证明了新技术可以创造大量新就业。
近两年,人社部联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先后两次共发布了29个新职业。在其中不少新职业的诞生过程中,阿里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例如,“人工智能训练师”和“数字化管理师”这两个新职业都直接由阿里催生:早在2015年,阿里巴巴在全球率先孵化了第一批人工智能训练师,此后阿里巴巴小蜜团队首次提出并向国家注册这一新职业;钉钉在2018年12月便推出“数字化管理师”培训认证体系,截至目前已经培训认证超过200万名官方认证的数字化管理师。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丁凤云 编辑/赵梦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