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骗得1300元 法院认定构成诈骗罪判刑两年九个月

2017年01月05日 17:43:00 | 作者:海院轩 | 来源:荔枝网 | 点击:正在获取...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好朋友许久未见面,“猜猜我是谁”来联络感情,谁知道骗子却钻了空子.......有这么一个骗子,打1700余次电话仅骗得1300元......以冒充熟人“猜猜我是谁”的方式累计拨打诈骗电话1700余人次,虽然仅骗得人民币1300元,但最终也难逃囹圄之苦。

  近日,江苏省海安县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陈某犯诈骗罪(未遂)判处有期徒刑二年九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

  陈某是广东人,曾于2012年因电信网络诈骗6.9万元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2016年5月22日下午,陈某用自己的手机随意拨打了被害人小章的手机。电话接通后,陈某让对方猜猜他是谁。小章听声音觉得有点像他老同学小吕,陈某说是的。当小章又问他怎么换号码了,陈某称之前的号码不用了,小章没再怀疑。随后,陈某称刚刚来到了江苏,现在手头比较紧张,想向他借点钱。

  待小章同意后,陈某就向他报了一个银行卡号。次日,小章通过余额宝转给陈某1300元。但小章觉得不对劲,就拨打老同学小吕之前的号码,小吕说没有向他借钱,小章方知道被骗,遂向警方报案。

  法院审理查明,2016年4月18日至7月9日间,被告人陈某以南通、南京、苏州等地区号段为电话诈骗目标,采用拨打电话让被害人先猜其身份、后冒充熟人向被害人借钱的方式实施诈骗,先后向海安县居民小徐、如东县居民老张、南京市居民老李等不特定人,拨打诈骗电话1719次,但大部分都知道是骗子,没有应答就挂上了电话。有的虽然应答了,但因没有损失而未报案。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陈某的诈骗得手金额虽未达到电信诈骗3000元的够罪标准,但拨打诈骗电话已达500人次以上,应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且五年内曾因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受过刑事处罚,应酌情从重处罚,遂作出上述判决。

标签:正在获取...

来源:荔枝网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