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现早干预 约9%到10%的孤独症患儿能接近正常

2024年04月02日 16:54:05 | 作者:汪乐萍 | 来源:荔枝网 | 点击:正在获取...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c2aff5f75ecb47658128022fccacba9c 47808271 2024-04-02 16:54:05 /a/20240402/c2aff5f75ecb47658128022fccacba9c.shtml

今天是世界孤独症日。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每100名儿童中就有1人患孤独症。孤独症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发育障碍,一般起病于3岁前。有的患儿,在1岁以前就会出现预警信号。如何识别?来听听专家怎么说。

 

在南京脑科医院,最早诊断为孤独症的孩子,如今已经快40岁。南京脑科医院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主任医师王民洁说:“诊断的时候还是比较重的,3岁多的时候,交流性的语言没有,她也有一些特别的地方,记忆力特别好,会推算日历,问她2058年1月1号是星期几,能够张口就讲出来,长期在我们这里做干预训练,然后进入特殊学校,现在可以到当地的一个图书馆去工作,所有的书放在什么位置都记得非常清楚,虽然和别人交往还是有一点欠缺,但其实是可以做一些工作的。”

医生表示,早发现、早干预,孤独症患儿的各项能力发展都会有提升。孤独症的黄金干预期在6岁以前。随访研究还表明,大约有9%到10%的孩子,干预之后,到青春期不再符合自闭症的诊断标准,也就是接近乃至达到正常人的水平。

 

2022年,国家卫健委印发《0到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干预服务规范》,给出相关孤独症预警指标,要求社区医院对0到6岁的孩子进行常规筛查。家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观察。

王民洁主任提醒:“6到8个月之后,孩子是对自己的名字有一些反应了,会跟妈妈有一些咿咿呀呀的模仿和互动,1岁左右,孩子应该能够有意识地模仿学习,学习发出语言来,叫爸爸、妈妈,如果到1岁半完全没有语言的模仿和发展,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孤独症指标。”

孤独症的孩子一岁半以后,刻板行为会表现得比较明显。比如喜欢凝视强烈的灯光或阳光、反复看自己的手、反复把玩具汽车排队、打乱等。医生介绍,孤独症的诊断,在1岁半到2岁之间准确性较高,能达到70%到80%。1岁半以前,诊断起来比较困难。但如果在这期间出现高危预警信号,可以开展超早期干预。

王民洁介绍:“比如8个月的孩子,他的一些核心功能的发育有缺陷、滞后的时候,能够给家长一些指导,给孩子一些干预,对他后期心理功能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帮助。”

标签:正在获取...

来源:荔枝网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