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终,江苏高校纷纷举行本年度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展示会,以此来激发学生新一年的创新活力。昨天(12月26日),第二十五届“航空工业南京机电”大学生“创意·创新·创业”文化节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幕。
现场,有2023年结题的国家级、省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还有各级各类学科竞赛获奖作品,南航学子用专业知识展开头脑风暴,带来200多件创意、创新、创业项目和作品。
“我们的项目是面向腹腔镜及自然腔道手术设计的一款柔性机器人,它克服了传统手术中,刚性器械不灵活、视野差等缺点,可以实现灵活精准的手术操作,降低手术风险。”南航机电学院博士生郑维新告诉记者,团队在陈柏教授、鞠锋副教授的指导下,研发具有夹持力反馈的连续体微创手术机器人系统,获得了2023年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科技创新交流营暨机器人大赛一等奖。
今年,南航在第十三届“小挑”中荣获金奖4个、银奖1个,金奖数并列全国第二,自大赛设杯以来,连续五届捧得优胜杯;在第十八届“大挑”中,以特等奖3项、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的优异成绩连续十一届优胜杯,特等奖数量位列全国第二、工信部高校第一,再创历史新高,续写了挑战杯赛场的“南航现象”。
曹鑫鑫为第一作者的项目《优仕马——全球精密驱动领航者》获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团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声电机驱动系统,民用领域可应用于手机摄像、核磁共振等,成像质量可达到数码相机级别,还因杜绝电磁干扰,可以大大提高核磁共振出片的成像精度,帮助医生做出更精确的医学判断。
回顾整个比赛历程,曹鑫鑫认为,团队力量不可小觑。除了最初志同道合的同学相互吸引外,南航还创新性地为他们举办了“人才”交流会议,让有意向的同学给各个团队的负责人投递简历,负责人通过面试等手段,有针对性地了解队员、吸纳队员。
丰富的创新成果背后是强劲的创新能力,此二者离不开良好的创新生态。近年来,共青团江苏省委还集中精力服务青年学生创新创业,努力把“挑战杯”竞赛打造成青年创新创业创优的实践育人平台。政策上强化保障激励,同时完善培育链条,鼓励广大学生敢闯会创;江苏各大高校格外注重科研项目的孵化、落地,纷纷成立大学生创业园,给予各类创业项目办公场地、设备、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从“挑战杯”的成员变为指导老师,南航的创新生态,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薛敏最有发言权。经历了一年多的备赛,薛敏带领学生们站上了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的领奖台。
参赛过程中,薛敏看到同学们在比赛中不断挑战、不断前行、不断成长,犹如看到八年前的自己。那时,他和同学们决心做出中国人自己的高端测试仪器。在导师潘时龙教授的带领下,课题组立项攻关。经过多年技术积累,研制的光矢量分析仪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作品荣获第十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
“参与‘挑战杯’竞赛,让我深切感受到科创竞赛对学生成长的巨大帮助,也让我意识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性。作为指导老师,我努力将个人力量转化为团队力量,促使学生们在实现目标的同时,形成独立思考和进一步发展的能力。”
为持续提升南航青年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南航“青·奋飞”大学生“挑战空间”创新创业项目将于近期筹备启动。项目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青·奋飞”大学生创新空间将从“普惠式”“精英式”“融合式”三个维度助力科技创新。
“日常工作中,我们将常态化开展学生科创培训,培养、选树、宣传科创典型,营造创新文化生态;备赛阶段,我们会深挖具有‘三航’特色,代表南航水平的三创项目;同时我们将与合作单位开展融合式协同育人,助力打通‘小挑’创业项目落地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构建立体化双创能力提升体系。”记者了解到,目前,首批建设在创新工场的13间创新创业工作室正虚位以待,未来将按照团属系列创新创业项目培育的具体需要组织立项评审。
创业的种子种下去,创新的梦想终会发光。在新的一年里,南航第25届三创节将有一系列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创意启发类、创新实践类、创业教育类活动,各学院也有精彩纷呈的赛事。
(江苏新闻广播/刘正则 编辑/徐玮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