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高院发布第九批江苏法院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型案例

2023年12月20日 15:07:59 | 作者:刘舒 | 来源:荔枝网 | 点击:正在获取...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bfbec65f763d48728dee82a6a6b42896 47405419 2023-12-20 15:07:59 /a/20231220/bfbec65f763d48728dee82a6a6b42896.shtml

  今天(12月20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江苏司法案例研究基地发布第九批江苏法院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型案例,涉及开斗气车酿事故损失自担、盗掘文化遗产被判刑、纠正行政不作为促进争议实质性化解等紧系人民生活、关乎群众利益的问题,寄望通过解读案例背后的文化价值,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融合,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司法智慧和力量。一起来关注其中的部分案例。

    开“斗气车”酿事故,自担责任赔偿损失

  赵某、李某分别驾驶小轿车同向行驶,因李某变更车道致两人发生纠纷。随后,赵某对李某进行辱骂,驾车跟随、逼停李某,李某为躲避纠缠调头时,赵某欲拦停,但因操作不当致两车碰撞并各有损坏,交警部门认定赵某负事故的全部责任。赵某要求保险公司承担损失遭拒后诉至法院。法院经审理认为,赵某明知其拦停行为可能导致两车碰撞,却放任该结果发生,由此发生的交通事故,不属于保险合同约定的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遂依法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满天和气,太平有象。” 中华民族历来以和为贵,倡导和气迎人、平情应物的处世之道。文明化合天地清,对于与他人的小摩擦应冷静处理。心诚色温,气和辞婉,必能动人。如任情绪泛滥,不仅于事无补,还可能引发更大祸患。心宽一寸,路宽一丈,本案判决提醒人们遇事应心平气和、包容礼让,避免因斗气斗狠而害人害己。

   照顾孤寡聋哑老人多年,有权申请指定遗产管理人

    刘某系聋哑残疾人,因孙家三兄弟的祖母曾照顾刘某一段时间,两家交往甚多,在刘某唯一的亲人去世后,三兄弟主动照顾刘某多年。政府相关单位协调安排刘某生活时,刘某也选择由孙家三兄弟照顾其晚年生活。在刘某患病期间,三兄弟轮流到病房探望、陪护,并负责住院期间所有的医疗、护工、伙食等费用。刘某病故后,三兄弟不仅尽心处理丧葬事宜,还按照当地风俗进行祭拜。因刘某无继承人,三兄弟向法院申请指定民政局为刘某的遗产管理人。法院经审理认为,三兄弟虽非刘某的继承人,但对刘某一直照顾扶助,有权作为利害关系人申请指定遗产管理人。法院遂依法判决指定民政局作为刘某的遗产管理人。判决后,民政局积极履行管理职责,对刘某的房屋、存款等进行管理和清点,并将刘某的遗产分割归三兄弟所有。“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三兄弟照料没有血缘关系的孤寡聋哑老人多年,非亲胜似亲,使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安。本案判决弘扬了我国尊老敬老的中华传统美德,依法维护了无血缘关系帮扶者的合法权益,有利于鼓励更多的人向孤寡老人伸出援手。

     纠正行政不作为,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

  吴某从安徽老家至南京务工,由工作单位为其在南京市鼓楼区参保。因吴某年满40岁且在户籍所在地未参保,鼓楼区社保中心为其建立了临时账户。后吴某不幸溺亡。吴某的丈夫何某(残疾)要求鼓楼区社保中心给付丧葬补助金及抚恤金(合称遗属待遇),鼓楼区社保中心认为按当时政策应由户籍所在地办理,仅退还了吴某临时账户的储蓄额。何某诉至法院,请求判令鼓楼区社保中心给付遗属待遇。法院经审理认为,吴某死亡后户口已注销,客观上难以在户籍地开通个人账户,由户籍地核定其遗属待遇缺乏可行性,由鼓楼区社保中心负责吴某的遗属待遇是唯一可行选择,遂依法判决责令社保中心对吴某的遗属待遇申请重新作出处理。判决后鼓楼区社保中心已重新处理,向何某给付遗属待遇。“谋必度其义,事必因于民。”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其重要的思想资源,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行政执法不能简单地只作“可不可以办”的技术判断,更应多作“应不应该办”的价值判断。司法机关亦应做实能动司法,不仅审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还应考量行政行为的正当性和合理性,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本案判决积极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实质性化解了行政争议,实现了“三个效果”有机统一。

  

         网红“探店”有边界,恶意贬损要担责

  戴某是有上千名粉丝的美食探店博主,到某小吃店探店时因等餐时间过长,心生不满,未用餐便离开。随后在抖音号发布该小吃店的探店视频并给予差评,获得上百点赞和几十次转发,并在微信群发布不实贬损和辱骂性言论。小吃店以侵犯名誉权为由起诉,要求戴某在抖音号发布声明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法院经审理认为,戴某作为探店达人,未试吃便发布贬损言论,不具客观真实性且超出善意评论限度,构成名誉权侵权,遂依法判决支持小吃店诉讼请求。“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也,仁者不危人以要名。”社交媒体时代,许多消费者会通过探店主播的视频推介甄别选择美食。探店博主应坚持“谨而信”,客观公允地进行推介,不可为所欲为,发布不实信息或恶意差评。本案判决有利于规范探店博主言行,促进数字经济时代各方主体的良性互动。

  (《零距离》记者/刘舒 通讯员/苏法轩 编辑/玉洁)

标签:正在获取...

来源:荔枝网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