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北园东晋墓,1972年发现于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北园,同年由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组发掘。墓葬发掘后,公布的资料仅见简报,未能撰写正式发掘报告。12月18日下午,由南京大学博物馆、南京大学六朝研究所整理出版的《南京大学北园东晋墓》正式与读者见面。
南京大学北园东晋墓葬由墓道、墓门、甬道、主墓室及附带于主墓室东侧的侧室组成,出土文物今藏南京大学博物馆。该墓封门墙后的甬道内残留两道木门槽,据东晋南朝陵墓制度,该墓属帝陵。根据历史文献记载,为东晋前中期元、明、成、哀四陵之一。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组在南京博物院考古组的许可下随即对之进行了发掘。该墓发掘至今 51 年,许多细节尚难以明了。新书的编纂,为长年闲置于库房、原始发掘资料不全甚至缺失的情况下,如何将重要考古发现以尽可能完整的形式公布于众这一方面提供了一些经验。
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告诉记者:“受制于当时的条件,这次的考古发掘当时只是发表了一个简报,相当一部分资料没有能够得到及时的发布。由于资料没有能够全面的公布,也影响了对这座大墓的性质的认定,价值的发掘,以及对整个六朝都城,尤其是帝陵方面的研究能够更加深入。这部考古报告对六朝都城的考古,对六朝帝陵的考古,应该讲都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张学锋介绍说,鉴于当下考古报告文字与图版割裂,不便阅读的现状,在图版编纂上,为便于阅读,采用了一件文物占一页甚至对开两页的形式,收录器物的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部分纹饰的细部图、平剖面线图,并附上文物的基本数据信息,读者在一页之间能对某件器物有个完整了解。同时,为了更好地呈现文物的细节,还拍摄了部分器物的底部及背面,例如蝉纹金珰的背面图,显示了这类器物的安装方法及残留的漆痕等等。为了学界提供更加可信的资料信息,请发掘主持人蒋赞初先生做了口述史,《蒋赞初先生回忆北园东晋墓的发掘》部分,弥补了原始发掘资料纷失的遗憾。为了便于对读,全文收录了《简报》文字。另外还收录了迄今所见该墓墓主人身份探讨的南京师范大学王志高教授、南京大学昊桂兵教授的两篇观点不同的专文,以供读者参考。
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张学锋说:“这次我们对考古资料,严格按照考古报告的要求,对它进行考古摄影,给它进行考古绘图,任何一个器物,虽然现在技术这么高,但是还要手工平剖面图,能够看到不同的细节,这个应该说是首次。”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黄迪 仇煜 通讯员/史梅 编辑/国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