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这个时候,南京首家以英模名字命名的警务室在江北挂牌成立。这位英模叫刘小川,曾经在抓获毒贩时受过伤,是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如今他转战成为了一名贴近群众的社区民警。一年后,记者再次走访刘小川英模警务室,一起去看看这一年刘小川警务室做了哪些工作,刘小川自己又有哪些感悟呢?
刘小川英模警务室是南京公安首个以英模名字命名的警务室。警务室总建筑面积约180平方米,设置了“两室四区”,“两室”即议事室、护蕊工作室,“四区”即接待区、展示区、办公区、备勤区。其成立初衷是按照公安部“派出所主防”改革定位,深入推进规范化警务室建设,打造社区警务工作新阵地。
刘小川曾在跨省抓捕一起部督毒品案的涉案关键嫌疑人时受伤,被逃窜的嫌疑人驾车拖行300多米,他的勇敢和坚持换来了嫌疑人的成功落网。2019年10月,刘小川被公安部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荣誉称号。
“太谢谢你们了,让你们跑一趟,辛苦啦!”“王奶奶,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我们一定把您最好的状态拍出来。”近日,念叨了很久要补办身份证的90岁王奶奶,在刘小川的帮助下,终于如愿了。
英模警务室挂牌后,刘小川深知作为社区民警,必须设身处地地从群众角度出发,真情实感地去帮他们解决问题,才能让他们更好地体会到社区的温暖。
“以前,我觉得刑侦工作是正邪对峙的战场;现在,我发现社区工作是百姓民生的考场。”刘小川将工作中的点滴经验积累,总结了“三必到”社区工作法:社区活动必参加,矛盾纠纷必上前,群众需要必出现。
警务室刚建成时,他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一个小区出新工作牵出了各方“矛盾”。面对考验,他把自己放到群众中去,在警务室和纠纷现场处理一个个问题。“我希望成为居民最信任的人,他们在有困难的时候第一时间能想到我。”刘小川说。出新工作顺利推进,也让群众了解了这位年轻能干的社区民警。
刘小川英模警务室设置了办公区、备勤区,为“派出所主防”探索实践社区民警就地接处警创造了条件,让社区民警沉在社区成为工作常态。
挂牌至今,他组织调解各类矛盾纠纷60起,提供爱心服务300余次。针对社区41名独居老人、23个精神病患者家庭等给予特殊帮扶和关爱,让他们感受到温暖。英模警务室成立,也是让他的英模精神和工作经验,更好地用于服务群众。
“刘警官,你给了我们一个清静的居住环境。”近日,刘小川去社区走访时,居民陈阿姨拉着他的手,感谢他解决了楼下棋牌室扰民的问题。
工作中,刘小川带领4名辅警、7名网格员和社区志愿者组成“1+4+7+N”模式,改进八小时工作制,推行延时错时、节假日轮值等便民措施,使用“走访登记本”分色管理,建立“动态电子台账”,形成周报来总结和发现问题。
警务室所在位置为浦东苑责任区,1.97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有基层消防单位148家,毗邻学校、医院、老旧小区,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接手社区工作后,刘小川将刑警的“麻利劲儿”带到社区工作中,办事“麻利”。
他连续2个月对辖区所有消防单位查清底数逐家签订“四件套”责任书,用手机“慧治安”对隐患进行检查下发整改,对严重隐患下发纸质整改并抄告相关部门。同时,实现“清单化和动态化管理”,对148家基层消防单位建立电子名录,同时登记隐患清单,实现每季度至少一轮深入检查。
“除了加大检查频率,我们还提高了检查、整改水平,成立专业队伍,开展即时和定时检查,对严重隐患,深入落实整改。”刘小川说。
近日,警务室门前广场上,迎着冬日里的暖阳,刘小川将最新一期反诈周报读给老人们听,最近高发的诈骗类型是什么,针对老年人的诈骗有哪些,小川说得仔细,老人们也听得认真。
“刘警官,你看看我们最近都收到一封要发放促助脱贫的信,里面说只要扫码申请,就能拿到49万的补助基金,这个是骗人的吧?”12月7日,居民陈大爷拿着一封信,来到刘小川英模警务室,告诉刘小川最近自己和小区里几位老人都收到这种说能申请“脱贫基金”的信,担心被骗,赶紧来警务室问问。
新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居民财产安全,刘小川英模警务室所在小区老人较多,防范性较低,更容易成为骗子的进攻“目标”。
对此,刘小川果断调整防守重点,开展“线上+线下”全方位宣传,制作“反诈周报”96张,深入校园、企业和居民小区开展反诈宣传100多场次,电诈警情发案率逐年递减,实实在在推动了“无诈社区”建设。
(《零距离》记者/谢炜 通讯员/江景轩 编辑/赵梦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