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侍荷园的荷塘里远远地听过、见过少数几只‘水鸡’(骨顶鸡当地的俗称),周六那天,我给车加过油后路过这里时被震撼了,太壮观、太美了!”12月11日,家住连云港市灌云县城、年逾七旬的资深摄影人汪海龙告诉记者。
眼下正是初冬季节,在灌云县侍庄街道瓦房村的侍荷园,这里的千亩荷塘有的已经采藕结束,有的还在等待收获。荷塘中,骨顶鸡有的戏水、有的觅食、有的嬉闹,显的悠闲自得,每逢聚集时,短促单调的“咔咔”鸣叫声嘈杂不已。瓦房村党支部书记孙正强介绍,侍荷园是侍庄街道近年来精心打造的富民兴村产业基地,基地和位于灌云经济开发区的紫燕食品直接对接,其天然绿色的农副产品深受企业的青睐,也许正是好生态让这里成为骨顶鸡的好家园。
“千顷藕田傍村边,万朵荷花挨枝连;三五小船撑桨去,歌声荡漾赋采莲”,这是瓦房村从传统村落向新型农村社区精彩“嬗变”的一个缩影,其中,“天蓝地绿、水净村美、宜居宜游”的好生态更是吸引了骨顶鸡等野生动物前来繁衍生息。去年9月,灌云县杨集镇潮河村的潮河湾湿地公园,园区绿化工人就发现了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2只成年、6只幼年草鸮(又名猴面鹰),引发广泛关注。
荷塘承包人吴永桂告诉记者,他家的荷塘面积1187亩,骨顶鸡往年也有,今年特别多,“冬季,骨顶鸡常常在附近的稻田和荷塘的背风处筑巢栖息,采藕后荷塘里丰富的小鱼小虾、水生昆虫和植物成为它们的食源。骨顶鸡聚集侍荷园已经有好些年了,当地居民知道这是国家保护动物,从不捕捉。”
在侍荷园现场,记者看到,骨顶鸡的体型和鸭子差不多大小,属于中型游禽,全身都是浓郁的黑色和黑灰色的羽毛。在园区南北相连的数块荷塘中间,骨顶鸡组成的大群呈带状在追逐嬉戏,偶有落单的穿梭在稀疏的残荷间或在紧靠水草边的开阔水面上,并不时地晃动着身子和不住地点头,尾巴下垂到水面。遇有采藕人经过,骨顶鸡或是潜入水中,或是进入旁边的水草丛中躲避,或是贴着水面低空飞行,几乎整天整天的时间都游弋在水中。
灌云县野生动物保护站站长尹如春介绍,侍荷园出现的骨顶鸡群是白骨顶鸡,秧鸡科骨顶属动物,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骨顶鸡是一种中型游禽,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科研价值和社会价值。侍庄街道瓦房侍荷园出现成千上万只骨顶鸡,在此停歇觅食,充分说明我县生态环境的改善,能够适应候鸟的生存,广大人民群众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有了提高。”
(来源:江苏广电连云港中心站/仲启飞 通讯员/夏兴俭 徐云邦 编辑/赵恩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