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文化依江而生,伴江而兴,掬一捧长江水,仿佛可以听到历史的呢喃,第四届“见微知著——24+城市微展”由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共同主办,记者日前了解到,第四届“见微知著——24+城市微展”历时一个月,于近日圆满落幕,作为南京城每年举办、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之一,本届城市微展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循江畔文艺地图缓行,更多市民能够在街头巷尾品味南京与长江、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的交融美感,听取城市之歌、时代之歌、文艺之歌。
南京城市变化、文化发展中,从来都有长江的回响
从“石头津”“五马渡”“一苇渡江”“大胜关”“阅江楼记”“宝船出海”“中山码头”“百万雄师过大江”,到“南京长江大桥”,到当下的长江大保护,在南京城市变化、文化发展的进程中,从来都有长江的回响。
江水在文都的回响,磅礴恢宏之外,更有细音绕梁。2023年,第四届“见微知著——24+城市微展”延续前三届从微处见南京的方式,挖掘散落在金陵城江边各处的文化细节,将江水回响送入市民的日常生活。
硬核工业也不乏“诗和远方”的浪漫情怀。在梅钢工业文化旅游区——钢铁文化长廊,设有“钢铁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展览:宽阔干净的道路、充满艺术气息的钢铁装置、绿皮复古火车咖啡吧、斑驳红砖旧厂房改造的书屋……完全颠覆了人们对重工业的印象,在这里,蓝天绿树,鸟语花香,“钢”柔完美并济,让沿着“文艺地图”观展的市民们惊艳不已。
位于鼓楼滨江风光带的长江微笑驿站,在“24+城市微展”活动期间迎来了络绎不绝的人群。微笑驿站地处夹江,水流较缓,再加上外秦淮河裹挟大量营养物质入江,吸引鱼类聚集,是江豚稳定栖息的首选。城市微展让更多市民走近微笑精灵江豚,走进文化空间。
“我们将打造一系列江豚保护科普设施和公共文化空间。市民可以在公益展馆了解长江江豚和其他长江水生生物,也可以通过各种展览近距离感受长江文化对南京城市的浸润。”长江微笑驿站主理人姜盟介绍道。
扬子江畔,狮子山巅,阅江楼饮霞吞雾。楼内设有本届微展展馆之一的“长江如歌·翰墨流芳”暨中国历史文化名楼阅江楼第二届书法、美术、篆刻、摄影征集展。安徽游客章启明在一幅名为《俯瞰南京眼》的摄影作品前停下了脚步,“南京眼一带的长江风光和阅江楼这里的又不一样,我要找时间去一趟。”
南京知名作家薛冰:“南京的历史,向来不乏江海文化的影响”
作为扬子江的起点,南京水脉与文脉交融,沉淀成城市的文艺基因。在第四届“24+城市微展”闭幕之际,南京知名作家、文史专家薛冰老师接受了专访。薛冰老师专注于南京史、志、地理、文化研究与写作四十余年,推动了众多文化地标的修复与保护。从薛老师的讲述中,记者得以串联起南京城市与长江水脉,触摸到南京千年风华中的几帧剪影。
“南京的历史,向来不乏江海文化的影响。”薛老师反复提及。南京是在秦淮河入江口形成的城市,具有开放包容的先天地理优势,“鲁迅兄弟二人走向世界,也是以南京为起点。”在细数这座城市的历史时,相比局限于内城、囿于盛名的十里秦淮,更应该打开视野,走向长江和大海。
1899年,南京正式开埠。随着南京下关车站(南京西站)1908年通车,浦口车站(津浦铁路总站)1914年通车,南京交通枢纽之位稳固,流传着“南有夫子庙,北有大马路”的说法,奔腾不息的长江开始在南京激荡出奋斗、创新的历史交响。
“要注重从传统中继承有利于发展的部分”,薛老师深入解读本届“24+城市微展”。长江不再是城市的边界,而成为城市的内河。“文艺活动和文化空间不再停留在秦淮两岸,还拓展到江北,拓展得更远。”
在中国的四大古都中,“南京是唯一拥有海洋文化元素的,这是城市文化中极为可贵的一部分。”薛老师总结道。将长江作为主题,使其能更深融入市民生活,无形中滋养了市民气质、涵养了城市精神。
长江是中国人的集体记忆,第四届“24+城市微展”在以往凸显“空间”的基础上,加入了“时间”的概念,叙述了南京与长江“文脉贯千年、往来成古今”的互动融合,唱响了新时代长江之歌。
四届“24+城市微展”总策划、著名设计师陈卫新,在表达设计思路时也强调,“南京‘拥江发展’的形态特征,以及‘与时俱进’的空间与时间关系一直都是我的关注点。‘24+城市微展’强调文艺的地域性、空间性、时间性、主题性、入微性。 希望通过第四届‘24+城市微展’的策划策展,表达文都南京的‘见微知著’,展现南京新文艺的现状,继而实现‘文艺赋能城市’的目标。”
(江苏新闻广播/刘雨薇 通讯员/安然 董芷晗 编辑/国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