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到来之际,寒潮合并空气污染值得我们关注!具体应当如何应对呢?今天,省疾控中心环境所发布了相关科普。
寒潮是某一地区冷空气过境后,气温24小时内下降8℃以上,且最低气温下降到4℃以下;或48小时内气温下降10℃以上,且最低气温下降到4℃以下;或72小时内气温连续下降12℃以上,并且最低气温在4℃以下。但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方气候差异很大,一般而言,北方采用的寒潮标准是:24小时降温10℃以上,或48小时降温12℃以上,同时最低气温低于4℃;南方采用的寒潮标准是:24小时降温8℃以上,或48小时降温10℃以上,同时最低温度低于5℃。根据国家生态环境部及省生态环境厅环境空气质量预报:11月28日-12月4日,长三角地区整体良至轻度污染,局部短时中度污染,首要污染物为PM2.5和PM10。
寒潮合并空气污染,有什么危害?(1)呼吸系统疾病:寒潮可能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加重,而空气污染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则可能刺激呼吸道,引发咳嗽、哮喘等症状,已有研究表明寒潮与空气污染物协同作用,可进一步加重哮喘及过敏反应。另外,寒潮期间,室内外温差大,人们容易感冒、流感等,而这些疾病也可能导致呼吸道感染的发生。(2)心血管系统疾病:寒冷刺激会导致人体交感神经兴奋,使血压升高、血管收缩、血液循环的外周阻力增加、心机耗氧量增多,同时,也可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脏供血不足。而空气污染则可能加剧心血管疾病的症状,如心绞痛、心肌梗死等。(3)皮肤干燥:寒潮天气可能导致室内外湿度降低,人们的皮肤容易变得干燥,出现皮肤瘙痒、干裂等问题。(4)情绪问题:寒冷天气可能导致人们感到压抑、沮丧等,而空气污染则可能加剧这些情绪问题。
如何应对呢?(1)关注天气预报和气象预警:及时了解寒潮和空气污染的预警信息,提前做好防护措施。(2)外出时:注意及时增加衣物,特别注意四肢、脸和脖子的保暖。避免穿着过多导致出汗后湿冷。(3)敏感人群如老年人、哮喘病人、心血管病人等尽量减少外出;家中如有心脏病、高血压、肺病等患者,家属应密切关注病情变化。(4)室内供暖:在寒潮期间,应保证房屋的供暖设施正常运行,同时注意开窗通风,保证空气流通,降低室内空气污染。对于易受寒潮影响的人群,如老人、儿童、孕妇和身体虚弱者等,应优先考虑采取供暖措施。(5)雾霾天气回到室内后,应及时洗手洗脸、清理鼻腔。
总之,面对寒潮及空气污染,既要注意保暖防护,也要保持空气流通,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以降低疾病风险。气温骤降,注意添衣保暖!
(《零距离》记者/刘舒 通讯员/苏疾控 编辑/国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