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世界上成立最早、历史最长的民间救生组织“京口救生会”在镇江正式复会。
镇江是中国古代水上救生的发源地和引领者,“京口救生会”至今已有近四百年历史,是世界上成立最早、历史最长的民间救生组织。据介绍,北宋1026年,镇江金山设救生船开始大江救生。京口救生会发萌于1630年代的玉山避风馆,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京口蒋元鼐等15位善士赓承前志,创立了京口救生会,设立救生红船、招募救生勇士,在狂风恶浪中、激流险滩上拯溺救生、见义勇为,至今已有390多年历史。1950年京口救生会与义渡局合并为镇江义救所,停止救生业务。
京口救生会是长江千年救生文化的“金字招牌”,镇江是中国救生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世界救生历史文化的先行者。近年来,为深入发掘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出更多体现新时代长江文化的文艺精品,在中国潜水救捞行业协会的指导下,镇江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组织专家认真研究镇江古代救生文化,积极探索新时代传承弘扬以“仁善义勇”为核心价值的古代救生文化新途径,努力推进“京口救生会”复会和文史研究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复会仪式上,90多万字的《中国古代长江救生源流考》一书正式发布。据了解,这是镇江文史专家祝瑞洪历经10多年不懈努力,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基础上,对以“京口救生会”为中心的镇江古代救生和长江全域古代救生史迹进行的系统全面的探索,填补了我国古代长江水上救生历史文化研究的空白,也为中国水上救生文化屹立于世界同类文化之林提供了有力史证。
“我研究京口救生会的历史,发现其中的文化价值在于仁、善、义、勇四个字,彰显中华民族尊重生命、见义勇为的大爱大善、大智大勇精神,这种精神是一脉相承的。‘京口救生会’复会,一方面能充分激发水上搜救应急从业人员的内生动力,也能在推动水上救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上探索新经验、展现新作为。”祝瑞洪告诉记者。
复会仪式上,中国潜水救捞行业协会和大连海事大学将“京口救生会”作为国际救捞文化教育基地;江苏省水上搜救中心将“京口救生会”作为江苏省水上搜寻救助示范基地;镇江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将“京口救生会”作为见义勇为教育示范基地。
(江苏新闻广播/周洋 编辑/国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