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腿阿姨”走红火爆全网 热腾腾的烟火气温暖这个寒冬

2023年11月29日 16:53:08 | 作者:仲启飞 | 来源:荔枝网 | 点击:正在获取...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0eff3d4e37dc4eb2a2c6ed76f3fdb9ec 47288389 2023-11-29 16:53:08 /a/20231129/0eff3d4e37dc4eb2a2c6ed76f3fdb9ec.shtml

  “一点都没失望,完全超过预期!”11月28日,北大学子小陈吃上热乎乎的烤鹅腿后说,“没打开包装就可以闻到烧烤料的香味,吃起来一点都不柴,拿到之后在路上就火速吃完了。”

  几乎一夜之间,“鹅腿阿姨”热搜第一,被清华、北大、人大学子竞相争抢。网友调侃:“给她一个鹅腿群,她能在清北之间一呼百应。”

  这位“鹅腿阿姨”是谁?

  她叫陈秀凤,今年54岁,是连云港市赣榆区城头镇人。2000年,她和丈夫梁德才开始“北漂”生活。在工地上做过饭,在北京大学门口卖过水果,还做过烧烤……2018年,夫妻俩开始研究“独家配方”烤鹅腿售卖,没想到最近爆红全网。

  “没想过做网红,我们都是普通人,平平淡淡过日子就好。”陈秀凤话不多,和丈夫踏实本分做点小买卖,供两个儿子读书。从最初清华大学生提议建群,到如今近50多个“鹅腿”群,夫妻俩每天忙得不可开交,却又收获满满。

  “鹅腿阿姨”全网爆火

  最近几天,“清华北大鹅腿阿姨之争”词条登上了微博热搜,“鹅腿阿姨”一时间爆红网络。事件的起因是原本在人大、北大卖烤鹅腿的阿姨,近期去清华送预订的鹅腿了,引发了一场“清北之争”。

  “她只要略微出手,就能让首都985高校学子垂涎三尺。”“不是北大人大去不起,而是清华更有性价比。”

  11月底的北京最低气温降至0摄氏度以下。一只冒着热气的、香喷喷的鹅腿,成为高校大学生的美味夜宵。

  “我们好多同学都加进了微信群,群群爆满。”今年考上北大的连云港学子小陈说,仅北大的鹅腿微信群就有30多个,每天都在不断增加中。

  11月28日,记者联系上“鹅腿阿姨”陈秀凤,对于一夜爆火,她还有点不适应,“只是想给孩子们做点好吃的,没想到这么受关注。”

  究竟是怎样的鹅腿,让北京名校的学子们在寒夜里排队购买?“2018年左右,我们在北大西南门外卖烧烤,后来我们无意间做出了现在卖的烤鹅腿,没想到很受学生欢迎,于是就主要做这个了。”陈秀凤说,从最开始在海淀区几所高校出售,后来逐渐发展成学生提前微信预订付款,晚上定时送到高校门口交货,“烤鹅腿之路”一走就是5年。

  为了方便学生联系,陈秀凤干脆把自己的微信名改为“鹅腿阿姨”。因为之前在北京大学里面的学生服务站卖过十几年的水果,夫妻俩的鹅腿主要消费群体是北京大学的学生。后来人民大学的学生知道了,也纷纷来买。“这次是因为清华大学的学生也喜欢吃,我们决定在这几所高校轮流卖鹅腿。”陈秀凤说。

  虽然晚上气温很低,但是用锡箔纸包裹着的、放在泡沫箱里的烤鹅腿拿出来还冒着热乎气。“辣味的普遍受欢迎,外酥里嫩,吃起来很带劲。”一位网友说,“按我的理解,学子们争抢的是大城市日渐缺失的烟火气。”

  赣榆小镇夫妻“北漂”创业

  每天200个烤鹅腿,背后是“鹅腿阿姨”“鹅腿叔叔”的辛苦付出。夫妻俩每天要通宵达旦备货、腌制、烤制……

  这对勤奋的普通创业者,是连云港市赣榆区城头镇人。“1995年结婚,1997年去内蒙古包头市投奔我姐,在那里卖了3年多水果。”梁德才说,“那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只好外出打拼。2000年,我们来了北京,这里渠道更好,资源也多。”

  刚到北京,夫妻俩先是在工地上做饭,后来又到北京大学里卖水果,2015年又做起了烧烤。直到2018年一不小心“研发”出秘制烤鹅腿后,夫妻俩才专心做起鹅腿生意。

  每天晚上9点,陈秀凤骑着电瓶车,拖着两个大泡沫箱,辗转北大、清华、人大校门外,为大学生分发鹅腿。

  “鹅腿有辣的和不辣的两种,学生要提前一天在微信上预订,第二天晚上我会把鹅腿送到学校门口。”陈秀凤说,“目前给北大学生还是15元一个,别的学校路远些,16元一个。”

  分发完鹅腿后回到家中,往往已经是晚上10点半,夫妻俩又开始接下来的忙碌。“我们还要处理、腌制第二天的鹅腿才能休息。最早也得忙到深夜12点多,一般都是凌晨2点多睡觉,早上7点起床,继续腌制、烤制、进货。”梁德才说,“每天早上就简单吃点,中午再凑合一顿。”

  最近北京的气温骤降,每天处理鹅腿,陈秀凤的双手被冷水泡得关节变形。“孩子们都喜欢吃,虽然辛苦但是值得。微信群里天天有孩子问,什么时候能吃上烤鹅腿,所以我都是每个学校轮流去。”陈秀凤说,最近已经快一周没去清华大学了,“清华学子预订鹅腿的人数太多了,忙不过来,这几天一直在北大。”

  11月28日晚上8点多,在紧张的忙碌之后,夫妻俩将现烤好的鹅腿分装,放进泡沫箱,陈秀凤独自一人骑着电瓶车前往北京大学。“我们租住在西北旺,在北京西五环外面一点点,离海淀区近,骑电瓶车到北大西南门25分钟。”梁德才说,“今晚我在家休息下,就不去学校了。”

  11月28日晚上9点,当戴着粉色头盔、穿着红色上衣的“鹅腿阿姨”准时出现在北大校门口时,又引发不小的轰动。“11月27日晚上,现场有《中国青年报》等十五六家媒体采访我们,今晚央视记者也联系我们准备采访。”

  “我们还是本本分分地烤鹅腿。”一下子成为“顶流网红”,梁德才、陈秀凤还是一如既往地做好一件事:烤鹅腿。

  “对我们来说,讲信誉、重质量比什么都重要。”梁德才说,“海淀区高校这些孩子们也是看重这一点,才找我们预订鹅腿。”

  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鹅腿是“一望无际的冬夜里一抹暖心的红色”,也是来自一对普通创业夫妻匠心的坚持。

  只做孩子们爱吃的烤鹅腿

  “这几天我们的微信电话都快被清华大学的孩子们打爆了。”梁德才有点无奈地说,“我们也想满足孩子们的需求,但是太累了,根本做不出来那么多鹅腿。”

  每天5个多小时的休息,已经是夫妻俩的极限。“只有寒暑假能回老家休息下。”梁德才说,“老家亲戚没人敢来的,吃不了这个苦。”

  每天烤200多只鹅腿,一次只能烤30只,每天下午要烤6轮以上。“每天下午5点准时开烤,每一轮都要烤15分钟。”梁德才说,做烤鹅腿,是个耐心活和细致活。

  “扎根”北京23年,“鹅腿阿姨”“鹅腿叔叔”至今没有自己的房子。“我们要养活两个儿子。现在大儿子已经在杭州一家工厂上班了,二儿子也从苏州一所大专院校毕业了,正在实习。我们接下来也准备考虑怎么能继续做大做强,只做孩子们爱吃的烤鹅腿。”

  这几天的突然爆火,夫妻俩在应接不暇的同时,也想休整几天。梁德才说,在北京打拼这么多年,最亏欠的就是两个儿子,“每天都在中国顶尖学府卖鹅腿,可惜没能顾及两个儿子的教育……”

  接下来,“鹅腿阿姨”“鹅腿叔叔”准备在北京租个小门面。“请学生们放心,价格不会涨,我们争取把量做上去。”梁德才说,“1月15日学生们放寒假我们就要回连云港赣榆老家了,到时候也会和家里亲戚商量商量,怎么能做得更好。”

  (来源:江苏广电连云港中心站/仲启飞 通讯员/杨锐冰 张南宁 李家霖 编辑/赵恩婕)

标签:正在获取...

来源:荔枝网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